轉賬給陌生人,對方是看不到你的名字的。只能看到支付寶的名字,而個人的真實姓名看不到。所以如果轉賬一定要通知對方,避免對方不知道是誰。
支付寶給陌生人匯款時陌生人會知道你的賬號Id。日記風波 2016年11月支付寶推出圈子功能,發帖與芝麻信用分捆綁,甚至只限女性,由于出現大量美女自拍,甚至大尺度照片,因此被網友調侃為“支付鴇”。
支付寶的隱私保護做得還是可以的,你給陌生人轉賬,陌生人只能看到你手機號的某幾位,以及你名字中的一個字,其他信息都是隱藏起來的,他并不能完全掌握你的個人信息,這樣做也是對個人信息的一種保護。
所有打擦邊球嫌疑的圈子立刻解散。惡意發布突破底線圖片的用戶永久封號并永久不能注冊。團隊內部討論整頓。想清楚并寫下來,我們要什么不要什么,嚴格執行。請大家繼續鞭笞。
而這一次網友們卻大體上統一口徑,大罵支付寶為了斂財也是“認真的有點不要臉了”。是我們平凡大眾太玻璃心了,以至于隨隨便便說點實話就能刺激到我們麻木卻又敏感的神經么?我認為不是的,螞蟻財富道歉是再應該不過的事情。
實際上,支付寶也一直沒有放棄社交之路,盡管之前的來往沒有成功,但是阿里一直不死心,想要做社交,道歉并不意味著放棄。
“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的獨特阿里價值觀在“圈子” *** 得到充分體現,支付寶高層表示,支付寶正在由支付工具轉型為開放平臺,但轉型并非一帆風順。
這兩天果斷被支付寶刷屏了。由于支付寶進行灰度測試的“校園日記”等功能似乎路線跑偏,上面各種美女寫真亂飛,所以網友戲稱支付寶為“支付鴇”,還自覺非常傳神。
社交媒體如何守住道德底線?多重壓力之下,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董事長彭蕾就此 *** 公開道歉,聲稱自己做錯的事,永遠不要怪別人!同時要求支付寶團隊強調:所有打擦邊球嫌疑的圈子立刻解散。
比如,之后支付寶的道歉,在我看來也是洗白的一個環節。畢竟,知錯就改善莫大焉,支付寶的知錯,其實在很多人看來,似乎也覺得這樣的支付寶很可愛,自然也就忘記了支付寶之前的行為到底有沒有突破法律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