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奧托三世(983-1002年),德意志國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二世之子。983年在其父去世后,被選為國王,994年成年,995年,奧托三世在羅馬擁立其堂兄為羅馬教皇,稱格里高利五世,格里高利五世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德國人教皇。
2、年被選為德意志國王(和其父共同執政),1508年,經教皇同意,馬克西米連加冕神圣羅馬帝國皇帝。4.查理五世(1519-1558),馬克西米連一世的長孫。
3、羅馬教皇給卡爾加冕稱帝,稱為“羅馬人的皇帝”。德意志國家 919—936年,薩克森公爵海因里希一世在位,正式建立了德意志王國,開始了薩克森王朝(亦稱奧托王朝)在德意志的統治。也有部分史學家把919年視為德意志史的開端。
4、德意志第二帝國(1871~1919)威廉一世 (1797年3月22日—1888年3月9日) 是普魯士國王(1861年1月2日——1888年3月9日在位)和德意志帝國皇帝(1871年1月18日——1888年3月9日在位)。
腓特烈三世 霍亨索倫王朝 1888年3月9日—1888年6月15日 德意志皇帝兼普魯士國王。威廉二世 霍亨索倫王朝 1888年6月15日—1918年11月9日 德意志皇帝兼普魯士國王。1918年11月9日,德國君主制被推翻,建立共和制。
年德意志從法蘭克帝國分裂出來,962年建立神圣羅馬帝國。通過長期的對外征服,神圣羅馬帝國占領了捷克、意大利北部和波蘭西部,并遠征俄羅斯、匈牙利。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
德意志第二帝國(1871~1919)威廉一世 (1797年3月22日—1888年3月9日) 是普魯士國王(1861年1月2日——1888年3月9日在位)和德意志帝國皇帝(1871年1月18日——1888年3月9日在位)。
德意志帝國(德語:Deutsches Kaiserreich)通常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
1、德國皇帝(德語:DeutscherKaiser)是德意志帝國的國家元首及最高領導人的官方頭銜,始于1871年普法戰爭后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的公告,終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威廉二世的退位。
2、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國王。
3、奧托三世(983-1002年),德意志國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二世之子。983年在其父去世后,被選為國王,994年成年,995年,奧托三世在羅馬擁立其堂兄為羅馬教皇,稱格里高利五世,格里高利五世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德國人教皇。
4、腓特烈三世 霍亨索倫王朝 1888年3月9日—1888年6月15日 德意志皇帝兼普魯士國王。威廉二世 霍亨索倫王朝 1888年6月15日—1918年11月9日 德意志皇帝兼普魯士國王。1918年11月9日,德國君主制被推翻,建立共和制。
1、從此,每位德國國王上臺后都想重演一遍去羅馬的加冕禮,以此為無尚光榮。奧托在位的最后十幾年,集中精力進攻意大利,一再操縱教皇的廢立,并企圖染指南意大利,從而與盤踞那里的拜占廷和 *** 勢力發生沖突。
2、這些措施取得了顯著效果,但敵人的入侵并未完全終止,徹底擊敗異教徒的使命將由他的兒子奧托來完成。 “德意志之父”奧托大帝 “薩克森公爵”奧托24歲繼位成為國王,加冕時他坐上了查理大帝的寶座,這本是狂妄之舉。
3、奧托一世(OttoⅠ,912—973),德國薩克森王朝的第二代國王,兼意大利國王(或稱倫巴第國王),神圣羅馬帝國的奠基人和第一任皇帝。奧托一世是一位有作為的國王,是十九世紀末德國統一以前最強有力的統治者,被稱為奧托大帝。
德皇威廉二世 威廉戰后流亡荷蘭。凡爾賽條約第227條明確規定將威廉定為戰犯,指他所犯的罪行侵犯了國際道德及條約的圣潔 (例如德國入侵永久中立的比利時) 。但荷蘭的威廉明娜女王拒絕引渡他受審,不理會協約國的上訴。
威廉二世因為一戰失敗后,被逼迫退位四處流亡,成為了德國最后一任皇帝,奧古斯塔的兒子也因婚姻問題自殺,遭受接連打擊的奧古斯塔一蹶不振,一年后病逝在荷蘭。
不過,在1918年11月9日,為求得政治統一,首相馬克斯·馮·巴登突然宣布把威廉以上兩個稱號也廢除。威廉的皇帝夢幻滅了。親王得知只有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能控制德國的局勢后,自己也在皇帝退位后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