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納稅人購進農產品抵扣稅率是11%。一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可以按照11%扣除率計算抵扣進項稅額。但是,如果一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加工后的產品適用稅率是17%的,按照13%計算抵扣進項稅額。
2、是按9%抵扣,生產的話可以加扣1%。農產品加計扣除1%計算是在生產環節,會計分錄: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原材料成本*1%。 購進農產品進項稅的扣除規定是: 一般納稅人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購進企業可以按規定進行抵扣,即可以按照票面注明的稅額抵扣; 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
3、一般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如果對外銷售產品的增值稅稅率是9%或6%,那么計算抵扣的稅率自然是9%。這一點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還有一種情況比較特殊,那就是企業購進農產品后對外銷售產品的稅率是13%。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如果還是按照9%的稅率計算進項羨喊稅額,會比較吃虧。
4、針對不同的購進主體,一般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可抵扣進項稅額計算如下:購入農業生產者銷售的免稅農產品,取得或開具收購發票,一般情況計算抵扣9%(發票買價×9%),深加工13%產品計算抵扣10%(發票買價×10%)。例1:從果農處購入其自產的水果一批(免稅農產品),取得收購發票注明買價 10000 元。
5、購進農產品直接銷售,或者加工后仍然屬于農產品的,對于購進的農產品按照9%扣除率計算抵扣;購進農產品用于加工13%稅率產品的,加計扣除2%,即按照11%扣除率計算扣除。
收購農產品進項稅抵扣稅率是13%。計算公式為:進項稅額=買價乘以扣除率買價。購進農產品,除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外,按照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注明的農產品買價和13%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
%的扣除率計算。根據查詢律圖網顯示,收購農產品進項稅抵扣稅率是,購進農產品,除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外,按照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注明的農產品買價和13%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
是按9%抵扣,生產的話可以加扣1%。農產品加計扣除1%計算是在生產環節,會計分錄: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原材料成本*1%。 購進農產品進項稅的扣除規定是: 一般納稅人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購進企業可以按規定進行抵扣,即可以按照票面注明的稅額抵扣; 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
農產品增值稅稅率為9%。納稅人從農業生產者手中購進農產品,按銷售發票和收購發票注明的買價和9%扣除率計算進項稅;如果購進的農產品用于生產13%稅率的貨物的,在領用當期加計扣除1%的進項稅,即相當于實際扣除率為10%。
從農業生產者購進免稅農產品直接出口也是免稅的,沒有銷項稅當然這不用抵扣了。
1、一般納稅人農產品加工生產企業繳納增值稅,一般的農產品收購稅率為13%。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應交增值稅額,銷項稅額是指銷售收入的稅額,進項稅額是指收購農產品的稅額,一般的農產品收購稅率為13%。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
2、農產品增值稅稅率為9%。納稅人從農業生產者手中購進農產品,按銷售發票和收購發票注明的買價和9%扣除率計算進項稅;如果購進的農產品用于生產13%稅率的貨物的,在領用當期加計扣除1%的進項稅,即相當于實際扣除率為10%。
3、%。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第8條規定,企業在購買農產品時需要按照發票或銷售發票金額和稅率13%相乘的方法計算所需要繳納的進項稅額,這也就是說,農產品的增值稅率也是13%。
4、收購農產品進項稅抵扣稅率是13%。計算公式為:進項稅額=買價乘以扣除率買價。購進農產品,除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外,按照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注明的農產品買價和13%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
5、一般來說,農產品的稅率在0%-20%之間。例如,在中國,將農產品分成食用農產品和工業農產品,食用農產品納入增值稅優惠政策,為0%,而工業農產品稅率一般在5%以下。在美國,農產品一般不會被征收直接稅收,但其他消費稅,如應用于消費品的銷售稅和使用稅,稅率可能介于0%和7%之間。
農產品稅率為13%。根據我國最新的稅法規定,農產品的增值稅稅率為13%。這意味著,當企業或個人銷售或進口農產品時,應按照13%的稅率繳納增值稅。例如,大米作為一種常見的農產品,其適用的稅率也是13%。這一稅率適用于銷售或者進口的部分農產品,包括糧食、食用植物油等。
農產品增值稅稅率為9%。納稅人從農業生產者手中購進農產品,按銷售發票和收購發票注明的買價和9%扣除率計算進項稅;如果購進的農產品用于生產13%稅率的貨物的,在領用當期加計扣除1%的進項稅,即相當于實際扣除率為10%。
%。根據查詢華律網得知,農產品增值稅稅率為9%。納稅人從農業生產者手中購進農產品,按銷售發票和收購發票注明的買價和9%扣除率計算進項稅。9%稅率主要適用于米、面、淀粉類農產品、油料、豆、種子、蔬菜、水果、原紗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貨物,除列舉的外,稅率均為13%。而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調整農業產品增值稅稅率的通知》,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初級農產品,稅率為9%。紫菜屬于初級農產品,如果是未進行加工的紫菜,稅率為9%;如果是經過加工的紫菜,稅率為13%。
農產品,是指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牧業、水產業生產的各種植物、動物的初級產品。農產品增值稅稅率從年4月1日起分為13%,9%,6%三檔稅率及5%,3%兩檔征收率,其中適用13%稅率的農產品包括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適用13%稅率的農產品 糧油作物。含小麥、稻谷、大豆、雜糧等。瓜果蔬菜。
%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修理修配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或者進口貨物。看似比較散亂,但是從記憶角度,我們可以找一些規律,13%的稅率基本都是和貨物相關的,比如貨物的銷售、貨物的加工、修理修配、貨物的租賃、貨物的進口。
投入產出法:當期允許抵扣的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乘以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乘以扣除率/(1加扣除率); 成本法:當期允許抵扣的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主營業務成本乘以農產品耗用率乘以扣除率/(1加扣除率)。
農產品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的計算:農產品的進項稅額計算公式:進項稅額=買價乘扣除率。一般納稅人購進已稅農產品—憑票抵扣進項稅額11%;一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計算抵扣進項稅額(11%、13%);納稅人購進流通環節全免稅的農產品;收購煙葉的進項稅額(涉及煙葉稅,比較特殊)。
在購入當期,應遵從農產品抵扣的一般規定,按照9%計算抵扣進項稅額。用于生產或者委托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從小規模納稅人處購進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用于初加工,以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金額和9%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購進農產品的進項稅額的計算方法是:根據采購價格中所含稅費的數額,即稅前價格與稅后價格之間的差額,乘以采購數量,就可以得到購進農產品的進項稅額。抵扣方式 購進農產品的進項稅額可以在納稅申報時,按照規定的抵扣方式,進行抵扣。
計算公式為:進項稅額 = 發票上注明的金額 扣除率。例如,某農產品初加工企業從這類企業購進農產品,金額為5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5萬元,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為50萬元 9% = 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