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鋪設線管時,通常不建議在沒有裝飾層的地面上開槽,與墻體不同,地面開槽可能不會影響其穩定性,如果地面沒有裝飾層,其主體厚度通常非常薄,開槽可能會破壞鋼筋,即使沒有觸及到鋼筋,其剪力結構被破壞,也可能影響穩定性,如果地面較薄且沒有裝飾層,不建議開槽敷設線管。
對于您的具體情況,通常不需要開槽,因為鋪設地磚時大約有3厘米的墊層足以掩埋線管,室內找平或安裝地板后也能掩埋線管,電線走地面是否需要開槽,應根據地面裝飾材料和方式選擇,直接鋪設強化復合地板時,地面已經找平,鋪上防潮布后,可直接鋪設強化地板。
橫槽長度不應超過50厘米,電管槽深度約為3厘米,水管槽深度約為4厘米,建議多開豎槽,因為在這個方向上沒有太多具體限制,開橫槽會涉及墻面橫向受力鋼筋,若大規模開過長橫槽,可能會破壞墻體承重結構,特別是承重墻需要特別注意。
水平或垂直敷設的明配管,在管線長度2米內時,允許偏差值不能大于3毫米,但全長不得大于管內徑的1/2,電線管敷設時,一層頂板以上的樓層通常使用PVC管敷設,管口應光滑,粘接要牢固,所有需要埋入混凝土內的線管、木磚、螺栓、預留孔及各種箱盒,都應及時埋入。
如果家中的新房地面有水泥砂漿罩層,地面的水管應該開地槽,然后線管直接鋪設在地面上,如果是直接的混凝土樓板,水管只能鋪設在上面,但下面的線管必須彎曲繞過水管,并開過橋槽,確保交叉點只有水管的高度,線管交叉也是同樣的處理方式。
裝修時開地槽走電路并非絕對必要,開槽埋設水管和電線主要是為了保護它們,但只要能做好對地面上電管的成品保護,同樣可以達到保護效果。
與傳統的開槽布線方法相比,新的方法有很多優勢,如果電路出現問題,使用新方法檢查起來更加簡單,新方法還能節省材料,有助于節省裝修預算,電線和插座是相連的,因為最終使用的是插座。
在電源電路布線時,為了確保每個區域都能正常用電,通常會開槽布線,將電線管埋在地面上或墻壁中,這樣既安全可靠又美觀大方。
從實際效果和后續反饋來看,水電走頂的整體效果優于走地。
在裝修時,我們通常先改水路,因為排水位置通常是固定的,如果先改電路,可能會因為水路和電路的沖突而需要給水管繞行,這會導致水路不通,所以通常先改水路,然后才是電路,電氣管道一般走地下,如果一根水路出現問題,可以通過稍微擴大槽口來解決,最后安裝地暖管。
水路施工流程包括以下步驟:按照設計要求放線、水路預算、開鑿暗槽和穿墻孔洞、水管量尺下料、管路支托架安裝、水管預裝、正式安裝固定、試水、打壓,以下是具體流程和注意事項:
1. 按設計要求放線:對預計進行水路改造的線路進行彈線確認。
2. 水路預算:確定水路改造費用,客戶簽字確認。
3. 開鑿暗槽和穿墻孔洞:使用云石機沿線進行開槽。
4. 水管量尺下料:根據實際需求量取水管長度。
5. 管路支托架安裝:安裝管路支托架,確保水管固定牢固。
6. 水管預裝:將水管按照設計要求預裝到支托架上。
7. 正式安裝固定:將預裝的水管正式安裝到支托架上,并進行固定。
8. 試水、打壓:對水管進行試壓,檢查是否有漏水現象。
9. 安裝水龍頭及配件:按照設計要求,安裝各用水點的水龍頭及配件。
注意事項:水路施工前,應對預計進行水路改造的線路進行彈線確認,彈線確認后,簽署水電確認單,預算出水路改造費用,客戶簽字確認,在施工過程中,要確保水管連接牢固,無晃動,并注意試壓檢測,確保無漏水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