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今天我們走進北宋的歷史,探尋宋仁宗趙禎的治國智慧與皇位繼承之謎。他雖無子嗣,卻以仁愛之心開創“仁宗之治”,晚年選擇宋英宗趙曙繼承皇位,背后有著曲折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回顧這段歷史,感受一代明君的治國之道與人生遺憾。
在北宋的歷史長河中,宋仁宗趙禎的治國理政成就斐然,被譽為“仁宗之治”,他一生無子,晚年面臨皇位繼承的難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宋仁宗最終選擇了宋英宗趙曙作為繼承人呢?
宋仁宗的皇位繼承問題由來已久,自從他登基以來,就深知沒有子嗣的困境,宋仁宗在位期間,曾不斷嘗試生子,但遺憾的是,他的兒子們都在早年不幸夭折,最終導致他膝下無子,在嘉祐三年,面對漢氣和寶錚等部長的壓力,以及四歲的趙宗實(后來的宋英宗)的出現,宋仁宗終于答應將他立為繼承人。
宋英宗并非宋仁宗的親生兒子,但他能夠成為皇帝,是因為宋仁宗晚年無子,在宋仁宗很小的時候,就將趙宗實接入皇宮,當作繼承人撫養,在宋仁宗臨終之前,又將趙宗實立為皇子,從而賦予了他皇位繼承權,宋英宗繼承皇位的過程頗為曲折,他原本只是一個宗室子弟,與宮廷并無太多瓜葛。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第四位皇帝,也是宋朝評價最高的皇帝之一,他在位42年,領導了宋夏戰爭,開展了慶歷新政等一系列重要改革,對于宋仁宗來說,最大的遺憾可能就是沒有兒子能繼承皇位,正如歷史學家所言:“看兩宋名臣如云,且大多出自仁宗朝,就可以明白,只是,宋仁宗有一項到死也不瞑目的哀慟,就是一生無子,到最后不得不立宗室之中的趙宗實為繼承人,即后來的宋英宗。”
1、宋仁宗趙禎的下一代皇帝是宋英宗趙曙,趙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即宋英宗(1063一1067在位),原名趙宗實,后改名趙曙,宋太宗趙光義曾孫,商王趙元份之孫,濮王趙允讓第十三子,宋仁宗趙禎養子。
2、趙禎之后繼位的是他的侄子,即濮王趙允讓之子趙宗實,宋仁宗趙禎共有3個兒子,分別是楊王趙P、雍王趙昕、荊王趙曦,這三個兒子都早亡,宋仁宗不得不從濮王趙允讓的兒子中,選出了第13個兒子趙宗實來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3、宋朝皇位繼承順序為:趙匡胤、趙光義、趙恒、趙禎、趙曙、趙頊、趙煦、趙佶、趙桓、趙構、趙昚、趙惇、趙擴、趙昀、趙禥、趙隰、趙昰、趙昺。
4、宋英宗趙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原名趙宗實,是濮王趙允讓之子,過繼給宋仁宗為嗣,是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在位,嘉祐八年(1063年)農歷三月,仁宗逝世。
5、宋仁宗趙禎之后的下一個皇帝是宋英宗趙曙,是濮王趙允讓第十三子,宋仁宗趙禎的養子,因宋仁宗趙禎早年無子,于是在景祐二年(1035年),幼年的趙曙被宋仁宗接入皇宮,賜名為趙宗實,交給曹皇后(后來的曹太后)撫養。
6、趙禎的三個兒子全部早夭,他于是在景佑二年(1035年)將濮王趙允讓第十三子趙宗實(后改名趙曙,即宋英宗)接入皇宮,交給曹皇后撫養。
趙宗實兩次三番拒絕宋仁宗的原因,一方面源于他為自己的父親爭封號而發起的“濮議” *** ,表面上是為了名分,實際上則是否認自己是宋仁宗的養子,意圖斷絕與宋仁宗的關系,這件事情討論了兩年,最終以曹太后的妥協而告終。
重新送趙宗實回宮的議題再次被提了出來,有鑒于之前文彥博為相時直接逼迫宋仁宗接納趙宗實的手段讓宋仁宗非常憤怒,差點激起政變,當時的宰相韓琦打算走迂回路線。
仁宗因為無子,曾在宮中撫養過兩個宗室子弟,其中一人就是后來繼位為君的宋英宗趙曙,趙宗實四歲入宮,長到八歲時候,后宮嬪妃為仁宗誕下麟兒,有了親子,養子就沒有必要繼續留在宮中了,趙宗實又被送回了王府。
宋仁宗趙禎的上一代皇帝是宋真宗趙恒,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兒子,趙恒在登基之前,就被宋太宗封為韓王等多個名號,在正式登基之前,趙恒曾經做過開封府尹,對治理朝政有一定的了解。
宋仁宗趙禎的下一代皇帝是宋英宗趙曙,趙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即宋英宗(1063一1067在位),原名趙宗實,后改名趙曙,宋太宗趙光義曾孫,商王趙元份之孫,濮王趙允讓第十三子,宋仁宗趙禎養子。
宋仁宗趙禎共有3個兒子,分別是楊王趙P、雍王趙昕、荊王趙曦,這三個兒子都早亡,宋仁宗不得不從濮王趙允讓的兒子中,選出了第13個兒子趙宗實來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宋仁宗趙禎于嘉祐八年(1063年)逝世,曹皇后發布遺詔,任命趙曙繼承皇帝位,夏四月初一,文武百官進入宮廷,痛哭哀悼,韓琦讀仁宗遺詔制命,趙曙到東殿接見文武百官。
宋仁宗趙禎的“仁”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在位四十二年,以仁愛之心治理國家,開創了“仁宗之治”的盛世,他一生無子,成為后世津津樂道的話題。
關于宋仁宗為何一個兒子都沒有,有幾種說法:
宋仁宗頒布的生子圣旨引發了后宮無休無止的黑暗斗爭,在封建社會,后宮爭斗激烈,為了爭奪皇位,后宮嬪妃們不惜使用各種手段,甚至不惜傷害皇帝的健康,這種殘酷的后宮斗爭,可能對宋仁宗的生育產生了負面影響。
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并不會沒有生出過兒子來,只不過都過早的夭折了,究其原因,可能與宋朝皇室的遺傳因素有關,有專家分析,當年趙匡胤的暴斃,便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并且趙家人都普遍偏胖,這使他們的心腦血管很難健康。
宋仁宗不僅沒有兒子,而且連親兄弟都沒有,所以他只能將他四叔趙元份的孫子趙宗實過繼來給自己當養子,嘉祐七年,趙宗實被立為皇子,改名趙曙,封巨鹿郡公。
宋仁宗趙禎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以其仁愛之心治理國家,開創了“仁宗之治”的盛世,他晚年無子,不得不立宗室中的趙宗實為繼承人,使得宋英宗趙曙成為了北宋第五代皇帝,這段歷史,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值得深思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