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們,春天的詩篇如細雨般滋潤心田,詩人徐俯的《春游湖》更是以其清新脫俗的筆觸,將春日的美好描繪得淋漓盡致。在這首詩中,燕子歸來、桃花蘸水、春雨斷橋,無不訴說著對生命的熱愛與對生活的向往。讓我們一起沉浸在這首詩的意境中,感受春天的脈動,追尋內心的寧靜與喜悅。
春天的腳步輕柔而堅定,它帶來了萬物復蘇的生機,也喚醒了詩人們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古人的詩詞中,對春天聲音的描繪尤為生動,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1、張志和《漁歌子》中,詩人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開篇,描繪了一位漁夫在春日細雨中悠然垂釣的情景。“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兩句,更是將春雨的細膩和春風的溫柔描繪得淋漓盡致,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兩句,不僅寫出了春雨洗凈塵埃的美景,還隱含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2、王維的《鳥鳴澗》一詩,以“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描繪了一個寧靜的春夜,桂花輕輕飄落,月光的照耀下,山鳥被驚起,在澗中清脆地鳴叫,給人以靜謐與生機并存的感受,蘇祐的《李牧祠下眺望作》則描繪了春分時節,鳥語花香,戍鼓聲聲,雪山云影,展現了一幅壯闊的邊塞春景。
3、王涯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以平實的語言,描繪了春天早晨的寧靜與生機,以及夜晚風雨過后,花朵凋零的哀愁,韓愈的《春雪》則以“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表達了詩人對春天來臨的驚喜。
宋代詩人徐俯的《春游湖》是一首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七言絕句,全詩如下:
> 雙飛燕子幾時回?
> 夾岸桃花蘸水開。
> 春雨斷橋人不渡,
> 小舟撐出柳陰來。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美景的驚喜和喜悅,在詩中,詩人描繪了春天湖邊的燕子歸來、桃花盛開、春雨斷橋、小舟撐出柳陰等景象,這些畫面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反映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贊美。
詩中的“雙飛燕子幾時回?”一句,流露出詩人對春天到來的期待和驚喜,而“夾岸桃花蘸水開”則生動地描繪了桃花在春雨中的嬌艷和生機,接下來的“春雨斷橋人不渡”,既寫出了春雨后湖水上漲的景象,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感慨,最后一句“小舟撐出柳陰來”,則展現了詩人乘舟游覽時的悠然自得。
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清新脫俗,充滿了對春天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徐俯(1075~1141),字師川,自號東湖居士,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著名詩人,他出生于江西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后遷居德興天門村,徐俯是江西詩派的重要代表之一,與黃庭堅、陳師道等人并稱為“江西詩派四大家”。
徐俯的詩作多描繪自然風光和日常生活,語言簡練,意境深遠,他的《春游湖》等詩作,至今仍廣為傳頌,徐俯不僅在文學上有所成就,還在政治上有所作為,曾任右諫議大夫等官職。
《春游湖》的作者徐俯,因其詩作中的清新脫俗和意境深遠,被后人尊稱為“東湖居士”,徐俯的字是師川,號東湖居士,他是宋代著名的詩人和政治家,出生于北宋,逝于南宋。
徐俯的詩作以描繪自然風光和表達個人情感著稱,他的《春游湖》一詩,更是以其清新脫俗的意境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篇,在后世,人們常常以“東湖居士”來稱呼這位偉大的詩人。
《春游湖》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繪和生動的意象,傳達了詩人徐俯在春日游湖時的喜悅心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詩中的“雙飛燕子幾時回?”一句,流露出詩人對春天到來的期待和驚喜,燕子作為春天的使者,它們的歸來標志著春天的到來,詩人對燕子的歸來充滿了喜悅。
“夾岸桃花蘸水開”一句,則描繪了桃花在春雨中的嬌艷和生機,桃花蘸著水珠,仿佛在向詩人展示春天的美麗,詩人因此感到無比的喜悅。
“春雨斷橋人不渡”一句,既寫出了春雨后湖水上漲的景象,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感慨,詩人在這句中,似乎在感嘆春天的美好,同時也對生活的變化有所感悟。
最后一句“小舟撐出柳陰來”,則展現了詩人乘舟游覽時的悠然自得,在柳陰下的小舟中,詩人仿佛找到了心靈的歸宿,享受著春天帶來的寧靜與美好。
《春游湖》這首詩,通過詩人對春天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喜悅,同時也透露出他對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