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們,我國自然資源豐富,但人均占有量有限,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水資源短缺、生物多樣性減少、環境污染等問題亟待解決。我們呼吁大家從自身做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共同守護我們美麗的家園。讓我們攜手努力,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奮斗!
在我國廣袤的土地上,自然資源豐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急劇增長,我國資源環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雖然龐大,但人均占有量卻相對較少,這主要體現在水資源的分布上,東部沿海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優越,水資源豐富,而西北、華北等地區則因干旱少雨,水資源短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生物多樣性減少是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近百年來,由于人口的急劇增加、人類對資源的不合理開發以及環境污染等因素,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及其生態系統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生物多樣性受到了嚴重的損害,森林砍伐、濕地破壞、物種入侵等問題日益嚴重,使得許多物種瀕臨滅絕。
我國生態環境的現狀同樣不容樂觀,城市環境污染態勢嚴重,工業排放、汽車尾氣、生活污水等污染源不斷加重,空氣質量下降,水體污染嚴重,土壤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
中國資源枯竭的現狀表現為物種減少,這主要是由于動物棲息地和植物生存環境遭到破壞,人類活動不停地改變著生態環境,據統計,我國已有多個城市被列為資源枯竭城市,其中不乏一些典型的資源型城市。
我國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是:總體在惡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遠遠趕不上破壞速度,生態赤字逐漸擴大,主要表現為水土流失嚴重,建國初期,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為116萬平方公里,而到了2019年,這一數字已增至267萬平方公里。
水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水資源現狀卻令人擔憂。
全球水資源緊張,我國人均水資源嚴重不足,據統計,全球約12億人面臨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困境,80個國家的水源供應不足,20億人無法獲得充足的飲水,預計到2025年,缺水人口將進一步增加至28億至33億。
我國水資源總量穩居世界第6位,平均占有量約為世界平均的30%,這一總量大、人均占有量小的矛盾在我國尤為突出,水資源供求矛盾突顯,水資源遍布不平衡,南多北少,進一步加重了水資源緊缺的難題。
我國水資源現狀及分布如下:中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中國的水資源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地表水資源量方面,2013年全國地表水資源量達到26835億立方米,折合年徑流深284mm,比常年值偏多0.5%,這一數據并不能掩蓋我國水資源短缺的現實。
我國水資源現狀:水之源短缺,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占有量為2400km3。
資源浪費是我國資源環境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資源浪費現象:
餐飲業的食物浪費現象嚴重,據餐飲協會保守估計,2010年我國餐飲業至少產生2100億元食物浪費,這背后反映的是消費者、餐飲企業和社會對資源浪費的忽視。
城市建設中的水浪費現象也普遍存在,在水資源極度短缺、地下水日漸下降的北方某市,一座巨大的城中湖水波蕩漾,這是依托市區季節性河流人工改建的湖泊,800米的大型水景噴泉,中心主噴高達209米,堪稱世界之最,這樣的奢華景觀背后,卻是水資源的巨大浪費。
隨著資源的枯竭,生態環境惡化,耕地退化、鹽堿化和沙化,水資源需求告急等問題也接踵而至。
資源型城市區位條件差,自我發展能力較弱,按照國際公認的標準,人均水資源低于3000立方米為輕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于2000立方米為中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于1000立方米為嚴重缺水;人均水資源低于500立方米為極度缺水。
自然資源的匱乏,就中國而言,則表現在能源方面,本國的石油開采,僅供國內使用的46%,多數靠進口,何況,世界的石油儲量只能開采50年,煤炭資源也顯得十分緊張,去年末,一度煤炭脫節,飆升得令人難以置信。
面對這種局面,認真研究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現狀、潛力和存在的問題,從而制定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對策,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中國土地資源的特征:絕對數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中國國土地面積144億畝,但人均耕地只有35畝(2012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
我國共有煤炭、森工、石油等各類資源型城市118個,其中煤炭城市63座、有色金屬城市12座、黑色冶金城市8座、石油城市9座,這些城市在資源開發過程中,不僅面臨資源枯竭的問題,還面臨著生態環境惡化、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等挑戰。
我國的自然資源狀況呈現出以下特點:
1、資源總量大,人均占有量少,這主要體現在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等方面。
2、保護自然資源對于維護生態平衡至關重要,自然資源的過度開采和不合理利用會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進而影響到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等生態平衡的方方面面。
3、中國地大物博,總量豐富,但是人均資源占有量并不富裕,以耕地為例,中國的耕地總量居世界第四位,僅次于美國、俄羅斯、印度,但人均耕地只有35畝(2012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
4、我國幅員遼闊,擁有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面積和300萬平方千米的管轄海域,各類自然資源比較豐富。
5、水資源:我國水資源總量為二點八萬億立方米,占世界第六位;每人的年平均占有量為二千七百立方米,居世界第88位(世界為一萬一千立方米)。
6、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由于中國自然條件的復雜性和各地歷史發展過程的特殊性,中國土地資源利用的情況極為復雜,在廣闊的東北平原上,漢民族多利用耕地種植高粱、玉米等雜糧,而朝鮮族則多種植水稻。
在自然資源立法方面,我國已經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以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法律法規執行力度不夠、執法不嚴等,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