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高枕無憂”的拼音是[gāo zhěn wú yōu],簡拼為gzwy,其意指墊高枕頭,無憂無慮地入睡,此成語比喻人思想麻痹,缺乏警惕性。
成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戰國策·魏策一》:“事秦,則楚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例句:“孔明已死,我等皆高枕無憂矣。”
該成語還出現在《舊五代史 世襲傳二 高季興》:“且游獵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無憂矣。”
它形象地描繪了在平安無事的環境中,人們可以安享寧靜,不必擔憂,過分依賴這種安逸,容易使人放松警惕,陷入麻痹大意的狀態。警惕的拼音是[jǐng tì],意味著保持警覺,小心戒備,其反義詞包括麻痹和松懈。
麻痹:指神經系統的病變引起的身體某一部分知覺能力的喪失和運動機能的障礙,也指失去警惕性,疏忽大意,松懈:指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抓緊,也指人與人之間關系不密切,動作不協調。
近義詞有警戒、警覺、戒備、警備、小心,反義詞則包括放松、松懈、麻痹、大意。“在危險的邊緣,我們絕不能放松警惕。”
“常備不懈”意味著時刻準備著,毫不松懈,與它相近的成語有“夙夜不懈”、“始終不懈”和“孜孜不懈”。
“夙夜不懈”形容日夜謹慎工作,勤奮不懈;“始終不懈”指自始至終一直不松懈;“孜孜不懈”則表示勤勉努力,毫不懈怠。
“常備不懈”與其他成語如“措手不及”、“臨陣磨 *** ”雖都比喻事到臨頭才想辦法,但前者強調的是“臨渴”,后者則強調“臨陣”。
成語“繼往開來”意為繼承前人的事業,開辟未來的道路,常用于總結過去和規劃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