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們,今天我們聊一聊銀鯧,這種有著鏡面般銀白色光澤的魚兒。銀鯧不僅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還擁有獨特的形態特征。無論是富貴銀鯧還是扁魚,它們都是我國淡水養殖的重要魚類,深受人們喜愛。讓我們一起品味這些扁魚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饋贈吧!
銀鯧,又稱鏡魚、平魚,是一種在印度西太平洋區廣泛分布的魚類,其名字來源于其銀白色的體表,如同鏡面般反射出光芒,故得此美名。
在美食界,銀鯧以其鮮美的肉質和豐富的營養價值而備受青睞,一道經典的富貴銀鯧,其主料為750克的鮮銀鯧魚,搭配20個夾餅、100克色拉油,調料則包括150克紹酒、4克精鹽、1克味素、10克蔥花、10克生姜片、15克蒜以及200克生抽,這道菜色香味俱佳,讓人回味無窮。
銀鯧的形態特征獨特,其體形側偏,頭胸相連明顯,食道側囊內具有乳頭狀突起,嘴舌不能伸縮,背鰭與臀鰭同形,稍長,無腹鰭,鰭刺很短,尾鰭叉形,下葉長于上葉,銀鯧的體表披著細小的圓鱗,顏色銀白,如同其名字一般,給人一種高貴典雅的感覺。
扁魚是銀鯧魚的地方名稱,原產于亞馬遜河,扁魚,又名銀盤鯧、銀盤魚,體形和習性都與食人鯧相似,扁魚的體長約為20厘米,全身銀白色,在發情期,下鄂至腹部、臀部及臀鰭前幾根鰭條,均為紅色,顯得格外美麗。
扁魚,作為銀鯧魚的地方名稱,在我國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以下是對扁魚的詳細介紹:
1、食性特點:扁魚為草食性魚類,魚種及成魚以苦草、輪葉黑藻、眼子菜等水生維管束植物為主要食料,扁魚也喜歡吃陸生禾本科植物和菜葉,還能攝食部分湖底植物碎屑和少量浮游動物,扁魚的食性范圍較廣,從4月開始攝食,延續到11月,以6—10月攝食量最大。
2、生活習性:扁魚是淡水魚,體長40厘米左右,比較適于靜水性生活,扁魚又名鳊,亦稱長身鳊、鳊花、油鳊;古名槎頭鳊,縮項鳊,扁魚主要分布于中國長江中、下游附屬中型湖泊。
3、分布范圍:扁魚是我國特有的淡水魚類,俗稱鳊魚、長春鳊、草鳊、油鳊、長身鳊;古名槎頭鳊,縮項鳊,一般體長40厘米左右,比較適于在靜水中生活,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附屬中型湖泊,扁魚生長迅速,適應能力強,是我國重要的淡水養殖魚類。
4、生態環境:扁魚是淡水魚,只能適應淡水中的環境,若將其放入海水中,由于不適應而死亡,扁魚在我國淡水養殖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扁扁的魚有很多種,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扁魚:
1、銀鯧魚:又名銀盤魚、銀盤鯧,身體呈側扁狀,卵圓形,銀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銀鯧魚是暖水性中上層魚,主要生長在5-110公尺的海域中,養殖銀鯧魚時,需要選擇在每天上午的7-8點和下午的5-6點進行飼喂。
2、蝙蝠魚:蝙蝠魚會在暖水地帶和溫帶生活,性情溫和,頭部寬且扁,體長36cm,多趴在海底。
3、蝠鲼:蝠鲼,又被稱為魔鬼魚與毯魟,一般體平扁,寬大于長,最寬可達8米,體重300千克,體盤呈菱形,蝠鲼是一種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的底層的軟骨魚類,但實際上蝠鲼是一種非常溫和的動物。
扁扁的淡水魚還有很多種,常見的有旁皮魚、武昌魚、鰱魚、翹嘴魚等,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身形扁扁的,但長得又各有特點,在這些扁魚中,銀鯧魚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