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中國神話傳說中,惡鬼與怪獸是充滿神秘色彩的存在,魑魅,據說是潛藏在山林間,能夠對人類造成傷害的惡鬼,后來這個詞匯也被廣泛用來形容各種不道德的行為,魍魎,則是傳說中能帶來疾病和災難的精怪,據說是由顓頊之子所化,既能指代小鬼怪,也能用來形容品行不端之人。
狐妖,源自于中國民間傳說,狐貍能修煉成仙,化為人形,與人交往,因此得名,狐貍在古代中國神話中,常被視為狡猾的動物,其修煉千年可得九尾,因而有百歲狐變成美女、千歲狐預知未來的傳說,這些傳說與上古時期的狐圖騰崇拜密切相關,如涂山氏、純狐氏、有蘇氏等部族,均以狐為圖騰。
饕餮,是一種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的怪獸,象征著貪婪,人們常用“老饕”來比喻那些無度貪食的人,窮奇,則是一種外形類似老虎的兇猛怪獸,擁有翅膀,既是戰斗現場的仲裁者,又會鼓勵犯罪,寓意著邪惡與混亂。
窮奇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被描述為少嗥氏的不肖子,以毀信廢忠、崇飾惡言而聞名,窮奇也是中國傳說中的惡神,形象如牛,外貌似虎,披刺猬毛皮,長翅膀,以吃人為生,窮奇在“大儺”儀式中,是吞食惡鬼的十二神之一。
魑魅魍魎,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惡鬼形象,合稱“四兇”。“魑”和“魅”通常被用來形容山中的惡鬼,“魍魎”則是指水中的惡鬼,它們會害人,給人間帶來疾病和災難,在古代,人們為了驅邪避兇,會舉行各種儀式和祭祀,以祈求平安。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鬼怪的名字豐富多彩,如魁,本義為湯勺,調羹,長柄大頭,古星名,還有七個鬼的名字:魑、魅、魍、魎、魄、魔、邪,這些鬼各有不同的特點和象征意義。
還有許多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鬼怪名字,如Vampire(吸血鬼)、Werewolf(狼人)、Wraith(幽魂)等,這些鬼怪形象在國際上也廣為人知。
在中國神話中,最著名的鬼包括閻羅王、黑白無常等,閻羅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閻王爺,掌管著所有鬼魂,黑白無常,則是一對鬼差,一個白臉一個黑臉,專門負責抓鬼魂,還幫閻王爺賞善罰惡。
還有狐仙狐王、龍女等,它們各具特色,寓意深遠,成為中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百鬼夜行圖》中,記載了眾多日本鬼怪傳說中的角色,如青行燈、座敷童子、雪女、姑獲鳥等,還有許多來自不同文化的鬼怪,如木魅、幽谷響等。
這些鬼怪形象各具特色,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想象,也成為了民間傳說和藝術創作的重要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