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大敗金軍:岳飛于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余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斗,所向披靡,“位至將相”。
岳家軍進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的熱烈歡迎。這年七月,岳飛親率一支輕騎駐守河南郾城,和金兀術一萬五千精騎發生激戰。岳飛親率將士,向敵陣突擊,大破金軍“鐵浮圖”和“拐子馬”,把金兀術打得大敗。
年農歷七月初八,岳家軍和金軍 在郾城北展開戰斗。 岳飛派出主力部隊迎戰敵軍, 殺傷大量金兵。 雙方從下午惡戰到天黑,金軍大敗而歸。 金兵見岳家軍一戰即敗典故 由此而來。
岳家軍勝利在望,岳飛在朱仙鎮對部下豪邁地宣布:大伙奮力殺敵吧!等我們直搗黃龍府,再一起痛飲慶功酒!全軍上下,群情激奮。南宋抗擊金軍,收復失地,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1、郾城大捷。今天的河南郾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金軍將最精銳的重甲鐵浮屠騎兵投入戰斗,皆重鎧,貫以韋索三人為聯號拐子馬,官軍不能當。
2、岳家軍在鄂州已整訓三年,岳飛接詔后,立即派張憲、姚政率軍東進,援救順昌。未至順昌時,劉锜已于順昌之戰中大敗金軍。
3、金兵見到岳家軍一戰即敗的來歷是郾城大捷。1140年,岳家軍在郾城一役大敗金軍金兀術。岳家軍作戰勇敢,紀律嚴明。
4、岳家軍先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
1、(2)材料二說的是岳飛抗金的史實,著名的戰役是郾城大戰。(3)材料三的這句話說明了我國的經濟重心已經轉移到南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出現使我國南方出現了和平安定的環境,才使南方經濟發展。
2、材料一:1005年,宋遼雙方訂立和議:遼朝撤兵,宋給遼歲幣。 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材料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宋史〉 (1)材料二說明,兩宋時期我國政權并立,和和戰戰。請說出三個少數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權名稱。
3、宋真宗也贊同議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于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
1、典故——郾城之戰:郾城之戰是宋金戰爭的一次著名戰役。史載此役宋朝岳飛所率岳家軍以少勝多,予以金軍沉重打擊。
2、年農歷七月初八,岳家軍和金軍 在郾城北展開戰斗。 岳飛派出主力部隊迎戰敵軍, 殺傷大量金兵。 雙方從下午惡戰到天黑,金軍大敗而歸。 金兵見岳家軍一戰即敗典故 由此而來。
3、因此,當時在金兵中流傳著一句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宋高宗趙構也親筆寫了精忠岳飛四個字,做成旗子賜給岳飛,并任命他為神武后軍都統制。岳飛一生以精忠報國、收復中原為己任。
4、據說是朱仙鎮大戰。岳飛抗金可以說戰功赫赫。建康之戰,岳飛曾領騎兵三百、步兵二千沖下牛頭山,大破金軍,進據建康城西南的新城。又追至靖安,消滅了未及渡江的金軍。建康得以收復。
5、主要是岳飛的治理,岳家畢竟嚴謹。到位,所以今天見到岳嘉賓聞風喪膽。
1、因此,當時在金兵中流傳著一句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宋高宗趙構也親筆寫了精忠岳飛四個字,做成旗子賜給岳飛,并任命他為神武后軍都統制。岳飛一生以精忠報國、收復中原為己任。
2、(岳飛)擅長用少數人攻擊很多人。(他)想要有所舉動的時候,就全部招集各個統制來一起謀劃,決定了計謀以后再戰斗,所以只有勝利沒有失敗。他突然遇到敵人的時候,就按兵不動。所以敵人說他們是:“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3、他們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和舍生忘死的戰斗精神,使驕橫的金軍徹底崩潰了,他們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
4、金軍將士見到岳家軍,沒有一個不害怕,他們中間流傳著一句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蹦纤斡性里w、韓世忠等一批名將,再加上各地百姓組織的義軍的配合,要打退金兵本來是有條件的。
5、撼動山容易,撼動岳家軍困難。這是說岳飛的軍隊英勇善戰,無往而不利。
6、故敵為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睆埧L問用兵之術,飛曰:“仁、信、智、勇、嚴、闕一不可?!泵空{軍食,必蹙額曰:“東南民力竭矣!”好賢禮士,雅歌投壺,恂恂如儒生。
郾城之戰戰役經過:由率領的數萬人,自湖北出發,很快進入河南中部,連敗金軍,占領軍事重鎮潁昌府(今河南許昌)、淮寧府(今河南淮陽),并乘勝收復了鄭州、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東)等地。
郾城、潁昌之戰是南宋初年宋軍抗金戰爭中重要戰役之一。由著名抗金將領岳飛指揮岳家軍于1140年七月先后在郾城、潁昌大破金軍,取得了直搗中原、收復河朔計劃的關鍵性勝利。
潁昌之戰是如何爆發的 了解一下宋與金之間的另外兩次著名戰役——郾城、潁昌之戰。郾城、潁昌之戰是南宋初期的抗金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戰役中著名愛國將領岳飛指揮的岳家軍先后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
岳飛為了誘惑金軍南下決戰,遂集結主力于潁昌地區,自率輕騎駐守郾城(今河南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