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飛機制造廠是中國航空工業的重要基地,生產了多種戰斗機,包括殲-5(仿制自蘇聯的米格-17)、殲-7(仿制自蘇聯的米格-21)以及殲-8等型號,成都飛機制造廠則推出了殲-10戰斗機,并仿制了蘇聯的蘇-30,推出了殲轟-11等型號,成都飛機制造廠還自主研發了FC-1“梟龍”戰斗機和FBC-1“飛豹”戰斗轟炸機。
沈飛,位于遼寧沈陽,專注于生產重型戰斗機和中型隱形戰斗機,成飛,位于四川成都,主要負責輕型戰斗機、重型隱形戰斗機以及無人機的生產,西飛,位于陜西西安和漢中,主要生產運輸機、轟炸機以及基于運輸機平臺的預警機、巡邏機等特殊軍用飛機。
殲-5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種噴氣式戰斗機的誕生,殲-6則是我國自主生產的第一代超音速戰機,殲-7成為我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規模最大的戰斗機之一,殲-8在自主研發的殲擊機上首次大面積使用復合材料,殲-9則是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制造的截擊機。
中國的國產客機包括ARJ21-700、C919、新舟700、運-12等多個型號,ARJ21-700是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研制的70~90座級雙發動機中、短航程支線客機,采用了雙圓剖面機身、下單翼、尾吊兩臺渦輪風扇發動機、高平尾和前三點式可收放起落架的設計。
C919是一款單通道150座級的大型客機,采用超臨界下單翼、翼吊先進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常規尾翼和前三點可收放起落架的常規布局,該機型致力于減重、減阻、減排,以實現安全性、經濟性和舒適性的國際競爭力。
支線客機通常指座位數在100座以下的小型飛機,主要用于連接大城市與中小城市之間的旅客運輸,根據座位數的不同,這類飛機分為多個檔次,從10座級到100座級不等,航空公司根據航線的距離和客源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機型。
ARJ是Advanced Regional Jet的簡稱,意為先進區域噴氣式飛機,這是中國首次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短程新型渦扇支線飛機。
中國國產軍用飛機包括殲-7(仿制自米格-21)、殲-11(仿制自蘇-27)、殲-15(仿制自蘇-33,用于航母)、梟龍(自研,主要出口)等型號,戰斗轟炸機方面有殲轟-7,進口型號包括蘇-30MK,強擊機方面有強-5。
中國還研發了多種民用飛機,如直-9系列、直-18等直升機,廣泛應用于軍事和民用領域,ARJ-21支線客機已開始商業運營,并交付多家航空公司。
ERJ-145是一款由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研發的支線客機,旨在滿足短途航空運輸的需求,特別適用于連接中小城市和偏遠地區,該機型注重高效、可靠和舒適性,以應對現代航空市場的挑戰。
ERJ-145的公務機版本Legacy 600于2001年投入市場,最大航程可達6000公里,可搭載16人,ERJ-145系列還推出了增程版本,如ERJ-145ER和ERJ-145LR,以及衍生機型,如四川航空的ERJ145140,是ERJ-145的一種機身縮短版本。
中國自主制造的飛機不僅包括軍用飛機,如殲擊機、戰斗轟炸機、直升機等,還包括民用飛機,ARJ21支線客機和C919大型客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重要成果,標志著中國在民用航空領域的突破。
C919客機的整體設計由我國自主完成,包括飛機的總體方案、氣動外形設計、試驗以及機體制造等,體現了中國航空工業的自主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