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虎歸山——后患無窮
詞目:放虎歸山
拼音:fàng hǔ guī shān
釋義:歸:返回,將老虎放回山林,此成語比喻將敵人或危險人物放回其勢力范圍,將來可能會招致更大的禍患,留下無窮的后患。
出處:《三國演義》中,劉備在投靠陶謙后,陶謙病故,劉備成為徐州牧,劉備面臨陶謙舊將張飛的建議,欲將曹操放回,但最終被諸葛亮勸阻,避免了放虎歸山之禍。
2、放虎歸山與后患無窮
放虎歸山和后患無窮是一句完整的歇后語,其含義是:放虎歸山——后患無窮,這句話揭示了放過敵人,就等于留下了無窮的隱患。
此歇后語源自《三國演義》第21回,講述了東漢末年,劉備四處奔波,投靠大軍閥公孫瓚,后又投靠徐州刺史陶謙,陶謙病故后,劉備成為徐州牧,面臨是否放走曹操的抉擇。
3、放虎歸山的其他說法
除了放虎歸山——后患無窮之外,還有以下幾種說法:
放虎歸山——必有后患
放虎歸山——自找麻煩
放虎歸山——留下禍根
這些說法都強調了放虎歸山所帶來的嚴重后果。
4、放虎歸山的歇后語下一句
放虎歸山歇后語的下一句是:后患無窮,這句話強調了放虎歸山會帶來無窮的后患,提醒人們不要輕易放過敵人或危險人物。
5、放虎歸山的歇后語簡介
放虎歸山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這種歇后語簡潔、風趣、形象,富有深刻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