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易幟
在1928年,國民 *** 名義上統一全國的標志是張學良所發起的“東北易幟”,隨著北伐戰爭的深入,國民 *** 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在年底,張學良通電全國,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 *** ,改易旗幟”,這一舉措不僅宣告了其政治立場的轉變,而且標志著國民 *** 在形式上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 回顧
張學良的通電: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將軍在東北通電全國,宣布接受國民 *** 的領導,并改變旗幟,這一行動被歷史稱為“東北易幟”。
北洋 *** 的終結:東北易幟的完成,標志著北洋 *** 的正式結束,同時也意味著國民 *** 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改旗易幟”的貶義含義
“改旗易幟”在歷史和現實語境中,常常被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一個團體突然背棄原有的信仰或原則,轉而采取與之前相反的立場或行為,這一詞匯在多數情況下帶有貶義色彩。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比
1、背離社會主義道路:在某些情況下,“改旗易幟”的邪路指的是放棄社會主義道路,轉而追求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
2、錯誤傾向:這種轉變被視為違背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背離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一條充滿風險和挑戰的錯誤道路。
1928年底張學良不服從國民 *** 改易旗幟史稱什么?
東北易幟:歷史的命名
1928年底,張學良宣布東北地區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 *** ,并改變旗幟,這一 *** 在歷史上被稱為“東北易幟”。
*** 的意義
北伐的結束:東北易幟標志著北伐戰爭的勝利結束。
形式統一:國民 *** 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北洋 *** 的終結:同時也意味著北洋 *** 的正式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