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音:chá zhà 部首:木 筆劃:13 五筆:suda 【大 中 小】基本釋義 --- 槎 chá 木筏:浮槎。泛槎。星槎。乘槎。同“茬”。
2、你是要問髹這個字吧 髹 讀音:[xiū]部首:髟五筆:DEWS 釋義:用漆涂在器物上。 古代稱紅黑色的漆。
3、口字旁一個差字讀嗟[jiē];嗟是一個漢字,最初一般為嘆詞,意思是表示憂感。后一般用來泛指帶有侮辱性的施舍。出自《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書·秦誓》、《宋史·王質傳》等。
4、解釋:任意殘殺或迫害;起破壞作用。 肆行造句:這種疾病可摧毀整個國家的社會基礎,導致國家一貧如洗,動蕩不安,絕不可聽任其肆行無忌。 解釋:任意妄為:~無忌|~劫掠。
1、是這個字嗎? 鬣liè 基本字義 馬、獅子等頸上的長毛:~鬃。剛~。 魚頷旁小鰭。 〔~狗〕哺乳動物,外形略像狗,頭比狗的頭短而圓,毛棕黃或棕褐色,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褐斑點,多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吃獸類尸體腐爛的肉。 掃帚的末端。
2、髡 【拼音】:[kūn] 【字義】:古代剃去男子頭發的一種刑罰:~首(剃去頭發,光頭)。~鉗(剃去頭發,并用鐵圈束頸)。古代指和尚。
3、基本字義 盤在頭頂或腦后的發結:~丫。~鬟。發~。詳細字義 〈名〉 (形聲。從髟( biāo),表示與毛發有關,吉聲。本義:發髻) 同本義 [wispy bun;hair worn in a bun or coil]頭上倭墮髻。——《樂府詩集·陌上桑》椎髻仰面。
4、松 簡體字:松 拼音:sōng 部首:髟,部外筆畫:8,總筆畫:18 基本字義 ● 松sōng ㄙㄨㄥˉ◎ 見“松”。
5、髡 拼音:kūn 部首:髟,部外筆畫:3,總筆畫:13 五筆86&98:DEGQ 倉頡:SHMU 筆順編號:1211154333135 四角號碼:7221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AE1 基本字義 --- ● 髡 kūnㄎㄨㄣˉ◎ 古代剃去男子頭發的一種刑罰:~首(剃去頭發,光頭)。~鉗(剃去頭發,并用鐵圈束頸)。
6、上面一個肆字的半邊,右邊三撇,下面一個有點像老鼠的鼠字組成的字是鬣,拼音liè。
髻jì 基本字義 盤在頭頂或腦后的發結:~丫。~鬟。發~。詳細字義 〈名〉 (形聲。從髟( biāo),表示與毛發有關,吉聲。本義:發髻) 同本義 [wispy bun;hair worn in a bun or coil]頭上倭墮髻。——《樂府詩集·陌上桑》椎髻仰面。
髡 拼音:kūn 部首:髟,部外筆畫:3,總筆畫:13 五筆86&98:DEGQ 倉頡:SHMU 筆順編號:1211154333135 四角號碼:7221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AE1 基本字義 --- ● 髡 kūnㄎㄨㄣˉ◎ 古代剃去男子頭發的一種刑罰:~首(剃去頭發,光頭)。~鉗(剃去頭發,并用鐵圈束頸)。
[ 髭 ] 頾 zī 〈名〉嘴唇上邊的短須。頾,口上毛也。從須,此聲。——《說文》。字亦作髭。
肆的偏旁是: 聿 漢字: 肆 讀音 : sì 部首 : 聿 筆畫數 : 13 筆畫名稱: 橫、豎、橫、橫、橫、撇折、點、橫折、橫、橫、橫、橫、豎 解釋:放縱,任意行事:~口。~虐。~意。放~。~無忌憚。盡,極:~力(盡力)。~目。~勤。陳列,陳設:~筵。
你可以找肆字的聿 部首,如果你是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的話,在部首查字表63頁,第一排第九個,1295頁。意思是:任意殘殺或迫害;起破壞作用。
拼音:sì 部首:聿(或镸)部外筆畫:7(或6)總筆畫數:13 數詞上是四的大寫,如肆仟元整。作動詞一般指放肆,肆虐。也可以作名詞表示店鋪。
髭zī 詳細字義 〈名〉嘴唇上邊的短須 [moustache]頾,口上毛也。從須,此聲。——《說文》。字亦作髭。至于靈王,生而有髭。——《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下擔捋髭須。——《樂府詩集·陌上桑》微髭。
上面一個肆字的半邊,右邊三撇,下面一個有點像老鼠的鼠字組成的字是鬣,拼音liè。
松 簡體字:松 拼音:sōng 部首:髟,部外筆畫:8,總筆畫:18 基本字義 ● 松sōng ㄙㄨㄥˉ◎ 見“松”。
髫 【拼音】:[tiáo] 【字義】:.古代小孩頭上扎起來的下垂頭發:垂~。~年(指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