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介紹 中文名 :支氣管 外文名 :bronchi 直徑 :0~5cm 長約 :5cm 支氣管的解剖結構:, 支氣管的解剖結構: 自氣管杈分為左右兩支,分別向左右斜行進入肺門。
2、百日咳、急性扁桃體炎等、以及鼻后滴流綜合征、咳嗽變異性哮喘、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間質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和肺癌等在發病時常常有咳嗽,類似于急性支氣管炎的咳嗽癥狀,故應深入檢查,臨床上需詳加鑒別。
3、人的支氣管(第1級)至肺泡約有24級分支。 支氣管經肺門入肺,分為葉支氣管(第2級),右肺3支,左肺2支。 葉支氣管分為段支氣管(第3~4級),左、右肺各10支。
4、呼吸系統(Respiratory System),人體與外界空氣進行氣體交換的一系列器官的總稱,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及由大量的肺泡、血管、淋巴管、神經構成的肺,以及胸膜等組織。
5、基本簡介 支氣管動脈是肺支架組織的營養血管,供應呼吸性支氣管以上各級支氣管,并與肺動脈末梢毛細血管吻合,支氣管動脈發源部位及支數變異較多。
(1)黏膜層:由黏膜上皮、黏液纖毛裝置及固有膜組成。①黏膜上皮:氣管到細支氣管為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細胞。終末細支氣管到呼吸性細支氣管中段為單層纖毛柱狀上皮細胞。
大家知道,氣管、支氣管的內壁都覆蓋著一層粘膜,由纖毛柱狀上皮和杯狀細胞組成,在粘膜下層含較多的粘液腺和漿液腺,腺體導管開口于粘膜表面。
氣管由軟骨、平滑肌和結締組織所構成。氣管軟骨大多為14~16個,彼此借韌帶相連,氣管軟骨呈“C”字形,缺口對向后方,由平滑肌和結締組織構成的膜性壁所封閉。
分別是:指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鼻 鼻腔主要有呼吸、嗅覺和共鳴等功能。鼻腔是呼吸道的首端和門戶。鼻毛對空氣中較大的粉塵顆粒有過濾作用;鼻甲粘膜下有海綿狀血竇,可供調節鼻內氣溫所需熱量。
兩根總支氣管的結構與氣管相類似,也由“C”字形軟骨、平滑肌及結締組織構成,但軟骨環的體積較小,數量較少,左總支氣管有7 ~ 8 個軟骨環,右總支氣管一般只有3 ~ 4 個軟骨環。
您好,氣管與支氣管除了氣管有軟骨環外,其余基本都是一樣的,右側主支氣管較直,氣管異物容易滑入右側。
大家知道,氣管、支氣管的內壁都覆蓋著一層粘膜,由纖毛柱狀上皮和杯狀細胞組成,在粘膜下層含較多的粘液腺和漿液腺,腺體導管開口于粘膜表面。
右支氣管特點:比較短,粗且陡直,易誤吸。組織和結構:(1)粘膜層:含纖毛細胞和杯狀細胞;(2)粘膜下層:含有粘液腺和粘液漿液腺;(3)固有層:由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彈性纖維,膠原纖維和平滑肌構成。
1、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構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及支氣管,以環狀軟骨為界將其分為上、下兩部分。
2、(一)呼吸頻率與節律 小兒因代謝旺盛,需氧量高,但因解剖特點使呼吸量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增加呼吸頻率來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
3、考核重點為小兒呼吸系統的解剖生理特點。呼吸肌發育不全嬰幼兒呼吸肌發育不全。胸廓活動范圍小胸廓活動范圍小。腹膈式呼吸呼吸時肺主要向膈肌方向擴張而呈腹膈式呼吸。
4、表現為氣道對各種刺激因子出現過強或過早的收縮反應,是哮喘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氣道炎癥是導致氣道高反應性的重要機制之一。氣道高反應性常有家族聚集傾向,受遺傳因素影響,為哮喘患者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
5、本題考查的是兒科學呼吸系統中小兒呼吸道的解剖特點,屬記憶性題。
6、運動解剖學中呼吸系統由什么組成 人體解剖姿勢:人體標準的解剖姿勢為身體直立、雙眼平視、手臂下垂、掌心向前、兩足并立,腳尖向前。 水平面:橫斷身體,與地面平行的切面,又稱為橫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