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型計算機操作系統最初以DOS系統為主導,從1981年的MS-DOS 0.1版本直至1995年的MS-DOS 2.2版本,歷時15年,在這期間,DOS作為微軟在個人計算機領域的主要操作系統平臺,推出了多個版本,DOS在IBM PC兼容機市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用戶可以直接通過DOS進行硬盤文件的管理與操作。
2、計算機操作系統的發展歷程可追溯至20世紀中葉,隨著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誕生,操作系統的概念應運而生,早期電子計算機沒有專門的操作系統,用戶需通過按鈕直接與計算機進行交互,隨著技術的進步,計算機開始使用匯編語言進行編程,并通過有孔紙帶輸入程序,這些早期的計算機系統只能運行由其設計者編寫的特定程序。
3、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電子管階段、晶體管階段、集成電路階段以及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階段,第一代(1946-1957年)電子管計算機,以電子管為主要邏輯元件,主存儲器采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使用磁帶,第二代(1958-1970年)晶體管計算機,以晶體管為主要邏輯元件。
微軟的DOS和Windows操作系統自個人電腦時代起,經歷了一段非凡的旅程,1981年,比爾·蓋茨的微軟在IBM PC項目中,通過收購蒂姆·帕特森的86-DOS,推出了MS-DOS系統,與IBM PC的發布同步進行,標志著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商業化的轉折點。
DOS是Disk Operation System(磁盤操作系統)的簡稱,是1985年至1995年間個人電腦上使用的主要操作系統,由于早期的DOS系統是由為軟公司為IBM的個人電腦開發的,因此稱為MS-DOS,后來,其他公司生產的與MS-DOS兼容的操作系統也沿用了這個稱呼,如PC-DOS、DR-DOS等。
在此系統中,微軟首次嘗試為個人電腦操作平臺引入用戶圖形界面,這也是微軟發布的第一個Windows操作系統版本,Windows 0基于MS-DOS操作系統,實際上并非獨立的操作系統,而是基于MS-DOS運行的應用軟件,Windows 0是微軟首次嘗試為個人電腦操作平臺引入用戶圖形界面,它基于MS-DOS操作系統。
Windows 0和Windows 1都必須運行于MS-DOS操作系統之上,隨后,Microsoft借助Windows的東風,于1995年推出了新一代操作系統Windows 95(又名Chicago),它可以獨立運行而無需DOS支持。
MS-DOS系統篇:MS-DOS系統是1981年由微軟公司為IBM個人電腦開發的,即MS-DOS,它是一個單用戶單任務的操作系統,在1985年至1995年間,DOS占據了操作系統的統治地位,隨著電腦硬件的不斷發展,從Windows 95到Windows Me中,MS-DOS的核心依然存在,只是加上Windows作為系統的圖形界面,直至純32位版本的Windows系統。
微型計算機操作系統最初采用DOS操作系統,從1981年的MS-DOS 0.1版本直至1995年的MS-DOS 2.2版本,歷時15年,在這期間,DOS作為微軟在個人計算機領域的主要操作系統平臺,推出了多個版本,DOS在IBM PC兼容機市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用戶可以直接通過DOS進行硬盤文件的管理與操作。
操作系統的發展階段及特點如下:單道批處理系統,主要特點:順序性、自動性、單道性,系統吞吐量低,無交互,多道批處理系統,多道,宏觀上并行,微觀上串行,提高了系統吞吐量和資源利用率,但用戶響應時間較長,不提供交互,分時操作系統,具有同時性、交互性、獨立性、及時性。
操作系統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誕生于20世紀40年代,當時操作系統尚未出現,程序員直接與硬件打交道,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操作系統逐漸成為計算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