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清冷的雪日,謝太傅召集家人聚會,與子侄們談詩論文。雪越下越大,太傅興致盎然地問道:“這漫天飛舞的大雪,你們覺得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答道:“這雪如同鹽撒在空中一般。”而太傅的侄女道韞則以更為詩意地回應:“這飄灑的雪花,更似風兒吹動柳絮滿天飛舞。”太傅聽后,歡聲笑語中,不禁為道韞的才情所折服。道韞是謝無奕的千金,也是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才情橫溢的她給這雪日帶來了無限的詩情。
再敘《期友》。陳太丘與友人相約出游,約定正午時分碰面。然而友人未能如期而至,陳太丘便獨自離去。元方當時年僅七歲,卻在門外目睹了這一切。友人詢問元方父親在否時,元方的回答令其大為惱火。陳家的規矩分明是“信守約定”,而友人的行為則顯得無禮且失信。元方以禮直諫,令友人深感慚愧,下車想要握手致歉時,陳元方已毫不猶豫地進入了家門。
回眸擴寫《王戎不取道旁李》。七歲的王戎與眾多活潑的小朋友們一同游玩于東邊的大橋旁。他們歡聲笑語,蹦蹦跳跳,猶如一群活潑的小猴子。他們盡情地游玩,時而聞花、時而抓草,盡情享受著這自由的時光。
突然間,一位小朋友因饑餓難耐,眾小孩聽到了都因饞涎欲滴而紛紛露出期待的表情。這時,遠處傳來一聲呼喊:“快來看啊!這里有又大又紅的李子!”所有的小孩都如蜂擁而至般地跑到那棵李子樹下。他們爭先恐后地摘著低枝上的李子,仿佛永遠也摘不完。
然而在這群孩子中,只有王戎一人站在原地若有所思。一位路人見狀上前詢問為何他不摘李子。王戎轉過頭來解釋道:“這棵李子樹長在人來人往的街邊,如果李子是甜的,肯定早被過路的人摘去了。”那位路人不解的嘗了嘗,才發現果真是苦的。于是,王戎調皮地笑道:“不聽王戎言,吃虧在眼前!”
一次次的 *** 中,王戎都展現出了他的聰明才智和善于思考的品格。每當面對問題或困惑時,他總能通過細心觀察和認真分析來找到答案。例如在比賽中爭論第一是誰時,他不為紛爭所動,冷靜地分析著周圍的情境和細節。當他看到一顆熟透的李子時,他并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盲目地追求口感上的滿足感,而是冷靜地判斷出這是苦的。這種獨立思考和冷靜分析的能力不僅讓其他孩子佩服不已,也彰顯了他不凡的品格和智慧。
讀了這個故事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現象,而要認真分析、認真思考。只有這樣才不會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蒙蔽。王戎正是通過他的思考和分析才有了正確的判斷和行動。這也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這樣才能避免犯錯并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