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養殖行業正面臨一個關鍵的時期,尤其是養牛業,因其高額的利潤吸引了眾多人的加入。那么,養牛的利潤究竟有多少呢?今天,讓我們來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養牛的利潤與成本是如何的呢?在小編看來,如果牛行業的整體市場價格沒有大的變動,養牛是一個有利潤可賺的行業。接下來,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
去年牛犢價格比今年要高出3000元以上,而去年購買的牛犢養到今年出欄,只要養牛過程中沒有出現大的傷亡,即便肥牛的價格是17元/斤,依舊可以賺取到一定的利潤。
而今年一頭牛犢的價格至少降低了3000元,如果養到今年年底或下年年初,體重達到1400~1500斤時出欄,只要牛價不低于15元/斤,其收益將不會比現在出欄的育肥牛少。特別地,如果年底牛價能維持17元/斤,那么每頭牛的利潤將至少達到5000元以上。如果進一步多養幾頭牛,所獲得的利潤將會更多。
那么,養牛的成本預算是怎樣的呢?
養牛的成本主要包括飼料、設備和其他費用。
首先是飼料方面。養牛的配方包括玉米面、麩皮、豆粕、小蘇打、食鹽和預混料等。按照市價計算,每斤飼料的費用約為1.4元人民幣。一頭肉牛養殖約10個月,每天需要約17元的飼料費用。整體來看,所有飼料費用大約需要5000元。
其次是設備方面。養牛的配套設備如顆粒粉碎機、鍘草機、鍋爐等,根據數量來選擇大小型號。牛舍建設和設備可以作為固定資產,使用多年并且可用于多頭牛,這些費用可以分攤到成本中。
還有其他費用,如消毒和治療等。消毒費、檢疫費、水電費等都需要考慮在內。幸運的是,賣掉牛糞通常可以抵消這些費用。
綜合以上數據,養一頭牛的成本大致為:引進肉牛犢的費用(假設為7000元)+飼料費用(約5160元)+檢疫費、消毒費和治療費(約300元)=共計約12000元左右。
關于肉牛品種的選擇和飼養成本方面也有一些細節需要考慮。比如選擇西門塔爾牛或利木贊肉牛等優質品種,購買體重相對較大的肉牛犢,以減少小牛犢的適應和抗病能力問題。防病成本、疫苗費用以及每月的人工費用等也需要計算在內。粗飼料和精飼料的搭配和使用量也是重要的成本因素。
針對養30頭牛一年的收益情況,大致計算如下:每頭肉牛的引進費用和飼料費用為主要成本,(假設肉牛犢價格為6000元,飼料費用為人工費用和細飼料費用總和約4842元),共計投資約1萬多元。而具體收益則受到肉牛價格、飼養技術、市場需求等多種因素影響。通過合理的飼養管理和市場運作,養牛業還是具有較大的盈利潛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