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列門蒂的《C大調小奏鳴曲》(作品36之一)包含“快——慢——快”三個樂章,調性布局按照古典原則的對比統一規律,節拍對比也形成鮮明特點。第一樂章為spiritoso(有精神的、熱情的),調性為C大調,二二拍子;第二樂章為Andante(行板),調性為F大調,四三拍子;第三樂章為Vivace(速板),調性為C大調,八三拍子。三個樂章的調性布局按照古典原則的對比統一規律,節拍對比也形成鮮明特點。
在學習和演奏這首小奏鳴曲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第一樂章要活躍而富有朝氣,注意旋律彈奏中的連音與跳音的對比效果。右手第9小節和第11小節的八度上行大跳旋律及重復保持要注意五指彈奏中的重量轉移及四五指的輪指彈法。右手第20-21小節分解八度彈奏要保持手腕松通及重量轉動調整,不要彈得太重,此處要突出左手的分解和弦走向。右手第30小節要注意雙音跳奏整齊而富有彈性并奏出漸強超勢。主題的重復與發展變化,要注意強弱的起伏對比,例如第1-4小節與第24-27小節等。左手第1-5小節和聲功能低音不可彈得太短,手指尖有在鍵盤上“站一站”和“穩一穩”的感覺,聲音圓潤踏實,有根基有運動的傾向性。左手第16-19小節要作為一個旋律聲部來彈奏,手指尖在鍵盤上站穩松通,保持好手型,聲音貫通舒展。第一樂章的音樂有一種童趣形象,樂章在強勢中以肯定的音樂語氣結束。
2. 第二樂章的表情術語為dolce(柔美的),要仔細關切樂譜中較為細致的力度記號的要求。左手第1-4小節三連音伴奏音型要有表情地襯托旋律,要均勻連貫且有起伏。第4小節右手接左手的三連音進行要準確自然。第3小節的右手顫音從上方音開始,與左手音型形成“右手兩個音對左手一個音”的立體(雙手)節奏關系。第8小節要注意段落呼吸,第9小節右手雙音不要彈成“分割式”的塊狀,可用貼鍵彈法的半連音彈出漸強的走句。第12小節尾處要呼吸,第13小節有重新起始音樂的感覺。第19小節是再現段落的開始,音樂語氣要有所強調,但不失dolce的韻味。第二樂章在dolce的飽滿情緒及美妙的意境中終止。
3. 第三樂章是非常活躍的速板(vivace),彈奏中要始終保持八三拍子的節拍律動特征。此樂章的主要技術課題仍然是連音與跳音的對比,連跳分明,連音圓滑流暢,跳音靈巧而富有彈性,是學習中進一步講究的運指規格與技術目標。彈奏中要注意主題反復時的力度對比,第17-23小節要注意不同旋法及不同彈法的呼應式藝術口吻。左手分解和弦伴奏音型要突出節拍重音,均勻連貫面富有節拍起伏。右手第24-28小節音階式跑句要嚴格指法,可用一次性的彈奏動作狀態奏出,順暢華麗,清晰勻致。第三樂章在強勢的肯定與強調性音樂語氣中結束,收尾的柱式主和弦可用“推彈式”斷奏來彈。
建議鋼琴基礎學習者,把克列門蒂的這首《C大調小奏鳴曲》(作品36之一)的三個樂章作為一個完整的作品來學習與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