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事使用射線裝置前,必須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許可,領得許可登記證后方可從事許可登記范圍內的放射工作。建立放射防護責任制,配備專(兼)職放射防護管理人員,建立放射工作管理檔案。
2、放射科質量控制細則 診斷報告書寫質量控制 診斷報告書寫按報告單上的項目逐項填寫,“一般資料”要齊全,包括病人姓名、性別、年齡、科別、床號、住院號,x線號/ct號/mri號、攝片序號、攝片日期、報告日期、臨床診斷。
3、.放射科X線輻射防護工作由科主任負責科室指定兼職人員協助科主任做好X線輻射防護工作。.放射科工作人員要增強放射防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1、績效考核范疇 績效考核,是對員工在工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工作業績、工作能力、工作態度以及個人品德等進行評價,并用之判斷員工與崗位的要求是否相稱。績效考核公式:P=f (s、m、o、e)。各因素的含義。
2、×2+2×2+0+0.8=7;0的系數為:14910÷7=2130元;主治醫生的績效為:2556元;住院醫師的績效為:2130元;輪科醫生的績效為:1704元;組長的績效總額:2130×4×2=5964元。
3、為衛生院當月收支結余的45%(暫定人均不超過400元,不足時按實際金額計算。獎勵性績效工資實行預決算制度。績效工資核算表所列獎勵性績效工資數額為財務經辦員預算的收支結余金額,待決算后多退少補)。
保持室內清潔,每做完一項處理要隨時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醫生和被治療病人外,其他人員不許進入。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清潔區、污染區嚴格分開。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進入治療室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第一條 為加強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建立醫療技術準入和管理制度,促進醫學科學發展和醫療技術進步,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根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定本辦法。
第十六條嚴格落實醫療機構各項內控制度,加強財物管理,合理調配資源,遵守國家采購政策,不違反規定干預和插手藥品、醫療器械采購和基本建設等工作。
文明禮貌、態度和藹、熱情接待。耐心,細致、負責地做好各項工作,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必須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醫療技術規范。必須將《醫療機構許可證》、診療科目、診療時間和收費標準掛在明顯位置。
第一條 為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管理,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根據國務院《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不超過2個。每個診室建筑面積不少于10平方米。設備 設有診察桌、診察床、診察凳和與開展診療科目相應的設備設施。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人員崗位責任制,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醫療技術操作規程,并成冊可用。
法律分析:嚴格執行醫院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衣帽整潔,掛牌服務,遵守勞動紀律,以病人為中心,做好優質服務。各項影像檢查須由臨床醫生詳細填寫申請單,急診病員隨到隨檢,老弱病殘患者優先。
放射源臺帳管理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為了加強我單位的放射源管理,避免輻射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臺賬管理人員必須認真填寫放射源的基本技術參數和狀態。
放射源使用管理制度:放射源的使用凡從事放射源操作的人員及管理人員必須參加環保部門組織的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并取得證書。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放射源操作方法、要求。放射源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操作。
1、主持本科全面工作。擬寫科室年度相關工作計劃。制定完善科室相關規章制度。制定完善放射診療操作規程。檢查、督促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安排部署放射診療工作。
2、在醫療部主任的領導下,負責受檢客人的X線檢查診斷工作。
3、放射科醫生崗位職責1 1.在科主任領導和主治醫師指導下進行工作。2.負責X線診斷和放射線治療工作,按時完成診斷報告,遇有疑難問題,及時請示上級醫師。3.隨同上級醫師參加會診和臨床病歷討論會。
4、隨著放射設備的不斷更新和檢查內容的擴展,醫學影像(放射)科必須實施整體管理,統一管理各種影像設備和診療業務內容,即:傳統X線、CT、MR、介入,均在科主任統一領導和管理下進行工作。
法律分析:放射源使用管理制度: 放射源的使用 凡從事放射源操作的人員及管理人員必須參加環保部門組織的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并取得證書。 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放射源操作方法、要求。
.放射科X線輻射防護工作由科主任負責科室指定兼職人員協助科主任做好X線輻射防護工作。.放射科工作人員要增強放射防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從事使用射線裝置前,必須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許可,領得許可登記證后方可從事許可登記范圍內的放射工作。建立放射防護責任制,配備專(兼)職放射防護管理人員,建立放射工作管理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