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紅樓夢曲》總收尾的曲子,出現(xiàn)在《紅樓夢》的第五回。“飛鳥各投林”,是“家散人亡各奔騰”的另一種說法,與“樹倒猢猻散”意思相同。
《收尾·飛鳥各投林》是《紅樓夢曲》總收尾的曲子。飛鳥各投林是“家散人亡各奔騰”的另一種說法,與“樹倒猢猻散”同義。這首收尾的曲子是對以賈家為代表的封建貴族階級命運的概括,也可以說是一首帶有樸素辯證法思想的主題歌。
第 14首是收尾總結 《收尾·飛鳥各投林》,也無異議。剩下的12支曲子對應12金釵,沒有爭議的是第四支《恨無常》到第十三支《好事終》,他們分別對應了釵黛除外的其他金陵十釵,也與十二釵判詞遙相呼應。
1、第一句所英蓮從小在家里養(yǎng)的非常好,而且家境也不錯;第二句菱花指的就是香菱了,對著薛蟠(雪),說明了香菱最后的結局,也是空對,結局不好;后兩句點出甄家的大禍時間和類型,就是元宵佳節(jié)煙消火滅,燒的干干凈凈。
2、后面畫著兩個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涕泣之狀,畫后有幾句詩: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偏運消;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解釋:你的才能固然特出也有高遠的志向,可卻生在衰亡的時代命運偏偏不強;清明時帶著思鄉(xiāng)的淚水到江邊眺望,只能夢隨千里東風回到那遙遠家鄉(xiāng)。
3、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寧國府上房楹聯(lián)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秦可卿房內(nèi)楹聯(lián)》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毒孟晒米鞲柙弧反簤綦S云散,飛花逐水流。寄言眾兒女,何必覓閑愁。
4、“勘破三春景不長”,則是說看破了好日子也就是短暫的三年。
1、判詞內(nèi)容 林黛玉/薛寶釵: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賈元春: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賈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史湘云: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輝,湘江水逝楚云飛。
2、賈探春判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賈元春判詞: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釵黛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史湘云判詞: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云飛。
3、林黛玉和薛寶釵畫: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賈元春畫: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判詞: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4、其一:黛玉寶釵??蓢@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其二:元春。: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其三: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其四:湘云。畫著幾縷飛云,一灣逝水。
5、【判詞】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也有四句寫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史湘云 【判詞】畫幾縷飛云,一灣逝水。其詞曰: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轉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云飛。
6、林黛玉與薛寶釵: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賈元春: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被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賈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史湘云: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云飛。
1、枉凝眉〔林黛玉〕、終身誤〔薛寶釵〕、恨無?!操Z元春〕、喜冤家〔賈迎春〕、分骨肉〔賈探春〕、虛花悟〔賈惜春〕、聰明累〔王熙鳳〕、樂中悲〔史湘云〕、好事終〔秦可卿〕、世難容〔妙玉〕、留馀慶〔賈巧姐〕、晚韶華〔李紈〕 紅樓夢十二曲是金陵十二釵各自命運的描述和預示。
2、木石前盟:林黛玉前世是絳珠草,賈寶玉的玉為石化;雪:薛;林:黛玉;齊眉舉案: 古時孟光與梁鴻為夫妻,孟光每餐舉案必齊眉,后成為夫妻相敬如賓的佳話。
3、〔第十二支晚韶華【李紈】〕鏡里恩情,更那堪夢里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只這帶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后人欽敬。
4、這十二支曲子是:[終身誤] [枉凝眉] [恨無常] [分骨肉] [樂中悲] [世難容] [喜冤家] [虛花悟] [聰明累] [留余慶] [晚韶華] [好事終]。它分別介紹詠嘆了薛寶釵、林黛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史湘云、妙玉、王熙鳳、巧姐、李紈、秦可卿的命運和結局,并對她們的不幸遭遇十分同情和嘆惜。
1、薛寶釵的結局在《紅樓夢》原文中描寫很隱晦,應該是孤獨終老了。根據(jù)寶釵的紅樓夢曲來看,寶釵雖然費盡心機贏得了金玉良緣,嫁給了賈府的接班人賈寶玉,婚后的日子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最終寶玉拋棄妻子寶釵出家,留下寶釵孤獨終老。并不是網(wǎng)傳的改嫁給賈雨村。
2、《紅樓夢》中薛寶釵結局是獨守空閨。《紅樓夢》中寶玉因為掛在脖子上的玉丟了,癡癡呆呆的,全家上下都很著急。賈母做主讓寶玉取寶釵,希望能沖沖喜,也許寶玉就好了。然而寶玉心中只有一個林妹妹,一聽到林妹妹就正常了。
3、薛寶釵結局是最終在賈家敗落后被寶玉拋棄,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生活,最終在某一個寒冬臘月,死在了路上,被大雪掩埋(金簪雪里埋)。關于薛寶釵的結局,歷來說法眾多,譬如《紅樓夢》第5回“賈寶玉夢入太虛幻境”,于金陵十二釵正冊中看到了“釵黛一體”的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4、薛寶釵結局是和賈寶玉成婚。薛寶釵,是曹雪芹著長篇章回體小說《紅樓夢》中的女主角之一,與林黛玉并列為金陵十二釵之首,賈寶玉的從母姊、妻子。她容貌豐美,舉止嫻雅,博學多才,因此受到賈府上下一致好評。父親早亡,有母親和哥哥。
5、薛寶釵的結局:賈寶玉與薛寶釵成婚,但賈府沒落后,賈寶玉沉浸在對過去美好生活的懷念和對林妹妹的哀悼中,又無法忍受“轉眼乞丐人皆謗”的生活,十分絕望和痛苦。寶釵很愛寶玉,但仍無法與寶玉相知相愛,縱使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薛寶釵的結局在《紅樓夢》原文中描寫很隱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