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子書》與《蟲子旁》的問世,讓我們得以窺見蟲子世界的奇妙與生動。朱贏椿以其獨特的視角,將蟲子的生活描繪得栩栩如生,引人深思。這兩本書不僅讓我們關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更讓我們重新審視自然與生命。閱讀朱贏椿的作品,如同與大自然對話,感受生命的脈動,收獲心靈的啟迪。
走進書店,一本裝幀獨特的書籍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朱贏椿的《蟲子書》以其巧妙的封面設計讓人不禁駐足,書的封面有三條醒目的腰封,仿佛隱藏著無盡的秘密,只有當讀者不經(jīng)意間翻開這些腰封,才會發(fā)現(xiàn)其中蘊藏著各種小蟲子的身影,以及那句話:“這是一個被我們忽略的世界”,這句話如同警鐘,提醒著人們?nèi)リP注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
那天,我踏入一家溫馨的小書店,目光被書桌上的一本套著透明薄膜的書籍所吸引,白色的封面中間偏上位置,墨綠色的字體寫著“朱贏椿觀蟲日志”,這份簡潔而富有內(nèi)涵的書名,讓我對這本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翻開《蟲子書》,我大失所望,除了版權頁,這本書沒有一個人類文字,名副其實的“蟲子書”,連頁碼都是用黑白圓點代替,看著書中彎彎曲曲的符號,我感到困惑,我無法讀懂,因為這些符號并非人類所寫,而是蟲子留下的痕跡,這是蟲子們自己的語言,一個我們未曾接觸過的世界。
朱贏椿的《設計詩》是一本充滿生機與美感的詩集,書中,朱贏椿用設計的手法將詩歌呈現(xiàn)出來,每一首詩都如同一幅畫,美不勝收,他等在那里,發(fā)現(xiàn)了美,并將其變成了作品。
《設計詩》是朱贏椿的自作詩集,收錄了數(shù)十首以畫面?zhèn)鬟_構成的詩歌,他將詩歌與設計相結合,呈現(xiàn)出畫面上的詩意感覺,在設計的克制和約束中,他實現(xiàn)了創(chuàng)意,用廉價的紙,單純的字,達到了最大限度的生活中的會心一笑。
裝幀設計師朱贏春為這本書提供了完美的答案,他通過對文字的解構,將詩歌以設計的方式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在《設計詩》中,文字的意義、形象和美的表達都達到了極致,他不拘泥于傳統(tǒng),清新脫俗,讓我感嘆:啊,原來詩還能這樣玩。
朱贏椿,這位書籍設計師,從小與蟲子玩耍的童趣成了他一生揮之不去的情結,他將這份情結融入他的設計作品中,用多情的巧思和天馬行空的設計,將蟲子的奇妙和閑趣化作溫柔的言語,感動著每一個與自然為善的人。
朱贏椿是“世界最美圖書”獲獎者,他的首部圖文作品《蟲子書》講述了被我們忽略的蟲子的世界,這個世界雖小,卻足夠被我們忽略、遺忘,但蟲子們的生活同樣驚心動魄。
《蟲子書》是朱贏椿的最新作品,以清淡的水墨風格描繪了一部繪本,主角是他收養(yǎng)經(jīng)年的一只蝸牛,與蝸牛等小動物的朝夕相處,不僅讓他更貼近自然,也給了他許多生命的啟迪。
2004年,《江南話語》被評為“中國最美的書”,2005年,《國學小書院》獲首屆深圳文化月讀者心中最美的書稱號,2007年,《不裁》、《沒有臉的詩集》被評為“中國最美的書”,這些榮譽見證了朱贏椿在書籍設計領域的卓越成就。
《蟲子旁》這個雅致的名字,隨手拈來,又極為貼切,最初我還誤以為是“蟲字旁”,心想這是哪個老學究研究文字的吧?看到《等待日出的小蝸牛》時,我忽然意識到,“蟲子旁”,就是在蟲子旁邊。
《蟲子旁》并非一本關于昆蟲科學研究的書,它沒有討論所謂益蟲和害蟲的問題,只是忠實記錄了作者的觀察,并結合樸素的圖片,幽默風趣的文字,為讀者勾勒出一個或驚心動魄或溫良繾綣的蟲子世界,簡單而又充滿質(zhì)感。
我有幸買到并讀到了這本書。《蟲子旁》的主人翁全是各種各樣的小昆蟲,有蜈蚣、螞蟻、知了、壁虎、蜘蛛、蝸牛等等,朱贏椿花了五年的時間,每天觀察院子里的這些昆蟲,不僅用文字記錄下來,而且還手繪蟲子的解說圖。
朱贏椿,這位書籍設計師、藝術家、圖書策劃人,《蟲子旁》是他創(chuàng)作的首部圖文作品,他以獨特的觀察視角,用文字和攝影作品的形式來展現(xiàn)微觀世界里的傳奇故事,描繪昆蟲界的“人情冷暖”和“世事變幻”,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關于蟲子的書,更是一本關于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