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們,今天我們聚焦于青少年成長中的家庭問題,通過案例分析,我們看到社會工作如何助力問題少年走出困境。這不僅提醒我們家庭環境的重要性,也強調了專業介入和心理健康關注的重要性。讓我們共同為青少年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防止沉迷游戲等不良習慣,共同見證他們的健康成長。
一、社會工作介入背景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家庭問題成為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社會工作作為一門專業,致力于通過科學的方法幫助青少年解決問題,促進其健康成長,本文將通過對一個案例的分析,探討社會工作如何介入家庭,助力問題少年走出困境。
二、案例概述
1、建立專業關系
經過與服務對象多次溝通交流,社工與服務對象建立了良好的專業關系,通過家訪、面談、資料收集等方式,社工全面了解了服務對象的基本情況,對其問題進行了診斷分析,服務對象小周,17歲,上海某職業學校學生,來自單親家庭,缺乏父愛,安全感不足。
2、評估問題
由于之前付先生帶著強強見過一些心理醫生和機構社工,并且正在接受家庭治療,但效果不顯著,通過與強強及付先生的談話評估,發現強強擁有強、弱之處,問題主要集中在學習成績上。
3、案例分析
本文將分享2017年青少年社會工作關愛案例分析,旨在為讀者提供參考。
三、社會工作介入策略
1、家庭治療
針對小周的情況,社工決定采用“結構家庭治療法”這一治療模式,結構家庭治療法由美國的明紐秦(Minuchin)和他的同事在20世紀60年代創立,該治療模式強調家庭作為一個整體,關注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和互動,以改善家庭成員的心理狀態。
2、心理輔導
社工對服務對象家屬進行了心理輔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面對困難的勇氣,樹立積極的心態面對現實。
四、案例啟示
1、關注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對青少年的成長至關重要,社會工作者應關注家庭問題,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
2、專業介入
社會工作者應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針對不同問題采取科學、有效的介入策略。
3、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社會工作者應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為其提供必要的幫助。
歷史上有一些人物因為貪玩或過度放縱而導致學習或工作表現下降,以下是一些例子:
1、赫魯曉夫
蘇聯領導人之一,執政期間沉迷于高爾夫球,經常缺席重要會議,導致 *** 運作出現混亂。
2、小明(化名)
一個15歲的少年,經常熬夜使用手機玩游戲,每天放學后沉迷于手機世界中,甚至忽略了學習和與家人的互動,他的學習成績下降,身體逐漸變得虛弱,與家庭關系也陷入了緊張狀態。
3、王明
配合警察做完筆錄后,從圍觀學生的議論中得知: *** 的學生名叫毛種植,是農家子弟,由于沉迷電腦游戲,竟荒廢學業,很快要被學校開除了。
1、案例一
2003年4月17日,三個12-14歲的學生因上網沒錢,將一個看大門的老人打死,搶走636元錢,作案后,回到網吧繼續上網。
2、網癮少年 *** 自盡
天津少年,13歲的張瀟藝因沉迷網絡,導致其難以區分現實與虛擬世界,最終他從24層的高樓縱身而下,結束了糾纏自己的痛苦。
3、長期沉迷網絡的影響
長期沉迷網絡會影響學習、人際交往,加重抑郁癥、焦慮、社交恐懼等心理問題,以下是一個曾經的個案:
一位初二的中學生,性格比較內向,平時朋友就很少,但學習成績非常好,一直都名列前茅,由于沉迷網絡,他的成績逐漸下滑,人際關系也變得緊張。
社會工作介入家庭助問題少年案例、沉迷游戲而荒廢學業的例子以及網絡對青少年的危害案例都表明,家庭、學校和社會應共同努力,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