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們,今天我們回顧了一些曾經輝煌的民族品牌,它們在歷史的洗禮中,有的被外國企業收購,有的則堅守著民族品牌的尊嚴。這些故事既讓我們感嘆于民族品牌的堅韌,也讓我們思考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護和發展我們的民族品牌。讓我們攜手,用支持與智慧,共同見證民族品牌的復興之路!
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民族品牌的發展經歷了無數的風雨和挑戰,一些曾經輝煌的民族品牌,在市場競爭和資本運作的沖擊下,逐漸被外國企業收購,以下是一些被外國收購的民族品牌及其背后的故事。
1. 蘇泊爾:傳承與創新
蘇泊爾公司始建于1994年8月,是中國廚具行業的領軍企業,蘇泊爾品牌銷售額占壓力鍋市場的40%,品牌價值高達1248億元,2006年8月,法國SEB(世界小家電頭號品牌)意圖收購蘇泊爾,并于2008年完成收購計劃,持有蘇泊爾574%的股權,獲得蘇泊爾控股權,這次收購不僅改變了蘇泊爾的命運,也引發了人們對民族品牌發展的思考。
2. 中華牙膏:百年品牌,傳承不息
中華牙膏品牌創立于1954年,擁有65年歷史,它曾是國產牙膏的佼佼者,但在1994年被歐洲聯合利華集團收購,聯合利華集團是由荷蘭一家人造奶油公司和英國一家香皂公司于1929年合并而成,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品牌資源,中華牙膏的收購,使得這一百年品牌在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3. 美加凈:失去的機遇
美加凈品牌原占有國內市場近20%的份額,1990年,上海家化與莊臣合資,“美加凈”商標被擱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億元收回美加凈商標,但已失去了寶貴時機,這一 *** 讓人們反思:民族品牌在發展過程中,如何抓住機遇,避免失去寶貴的品牌資源。
4. 青島啤酒:百年老廠,再創輝煌
青島啤酒產自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是國營青島啤酒廠,1903年由英、德兩國商人合資開辦,是最早的啤酒生產企業之一,在經歷了百年風雨后,青島啤酒憑借其獨特的風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
5. 吉列金霸王電池:曾經的電池霸主
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10年,市場占有率不及南孚的10%,南孚被控制之后即退出海外市場,一半生產能力被閑置,如今這一曾經占領了大半個中國市場、中國第一的電池品牌已經不屬于民族品牌了。
1. 民族品牌的發展之路
從蘇泊爾、中華牙膏到美加凈、青島啤酒,這些被外國收購的民族品牌,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民族品牌的發展歷程,在市場競爭和資本運作的沖擊下,民族品牌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在這條道路上取得成功,成為每個民族品牌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2. 國民支持的重要性
不可否認,和外國品牌相比,民族品牌的平均實力仍遜色不少,大家要追求更好、更優秀的事物是無可厚非的,甚至是值得鼓勵的,但民族品牌要發展,需要我們的公平對待,國民的支持是民族品牌發展的強大動力。
3. 自主品牌的重要性
2009年,中國的汽車產銷量雙雙位居世界第一,這時似乎該是建立自身品牌、占領海外市場的時候了,關心中國汽車業的人恐怕都在思考,強國之路需要走多久呢?討論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澄清:何為自主品牌,自主品牌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科技、文化、經濟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4. 民族品牌的傳承與創新
始創于1904年的李順昌服飾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在南京白下路和集慶門擁有自營店和承租店,員工僅有十多人,而公司定位仍然以男士中山裝、套裝為主,現在的“李順昌”只能自己租房開小店,這一現象告訴我們,民族品牌在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1. 哈爾濱啤酒的歷史
哈爾濱啤酒誕生于1900年,是中國最早的啤酒品牌,哈爾濱啤酒有限公司的前身烏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是中國最早的啤酒生產企業,經過100多年的衍變、發展,哈啤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現在已是枝繁葉茂、名揚天下。
2. 哈爾濱啤酒的產品線
哈爾濱啤酒最常見的度數是8度、11度、12度,哈爾濱啤酒集團有限公司創建于1900年,是中國最早的啤酒制造商,其生產的哈爾濱啤酒是中國最早的啤酒品牌,流行于全國各地。
1. 雪花啤酒:真正的國產啤酒
根據查詢光明網顯示,雪花啤酒不是百威的,雪花現在是真正的國產啤酒,百威英博是比利時的,百威英博是全球第一大啤酒廠商。
2. 雪花啤酒的品牌優勢
雪花啤酒在中國經營98家啤酒廠,2020年雪花啤酒品牌銷量達到326萬千升,雪花啤酒一直以清新、淡爽的口感,進取、挑戰、創新的品牌個性深受到全國消費者的普遍喜愛,成為深受當代年輕人喜愛的啤酒品牌。
3. 哈爾濱啤酒:百威英博集團旗下的知名品牌
哈爾濱啤酒誕生于1900年,是百威英博集團旗下的全國性知名啤酒品牌,其產品線包括冰純、冰爽、白啤、小麥王、1900臻藏等系列產品。
1. 樂百氏:被達能公司收購
2000年,樂百氏被達能公司收購,現在樂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場,達能還在中國收購了上海梅林(89,0.00,0.00%, 吧)正廣和飲用水公司50%股權,匯源果汁218%股權。
2. 小肥羊:外資并購與民族品牌保護
一邊是洋快餐巨頭,一邊是中餐龍頭企業,自去年以來,百勝入主小肥羊 *** 就已引發輿論的持續關注,討論的焦點集中在外資并購與民族品牌保護等問題。
3. 民族企業需要精神
其實民族企業也需要一些精神,也許我們可以去參看一下日本和韓國的企業,南孚是2003年8月被美國吉列公司收購的;美國花旗集團擁有廣發銀行20%股權;澳新銀行集團擁有上海農商行19%的股份;西班牙銀行擁有中信銀行及中信國際金融部分股權;國內前10強的水泥企業,身后都有一家跨國公司的身影。
中國都有哪些比較著名的品牌被外資企業收購了呢?
1. 民族品牌的輝煌與失落
強生公司收購大寶集團,法國SEB收購上海“紅心”和浙江“蘇泊爾”美國吉列公司收購中國電池第一品牌“南孚”法國達能收購娃哈哈,樂百氏,上海梅林正廣和,武漢東西湖啤酒,并參股匯源,光明,蒙牛。
2. 雙匯品牌:外資并購與民族品牌保護
是的,雙匯品牌已經被外資收購,雙匯品牌是中國著名的肉類加工企業,成立于1958年,2006年,雙匯國際收購了雙匯集團,成為雙匯集團的控股股東。
3. 潤滑油市場的風云變幻
2009年9月22日,殼牌收購統一潤滑油,通過這次購買,殼牌成為了中國潤滑油市場排名第一的國際能源公司;2007年4月美國高盛收購肉類食品第一品牌——雙匯;蘇泊爾品牌銷售額占壓力鍋市場的40%,評估品牌價值1248億元。
4. 民族品牌的傳承與創新
南孚是2003年8月被美國吉列公司收購的;美國花旗集團擁有廣發銀行20%股權;澳新銀行集團擁有上海農商行19%的股份;西班牙銀行擁有中信銀行及中信國際金融部分股權;國內前10強的水泥企業,身后都有一家跨國公司的身影。
5. 中國史上被外國收購的民族品牌
有小護士、哈爾濱啤酒、大寶、蘇泊爾、中華牙膏等。
6. 被百事“滅掉”的品牌
天府可樂、北冰洋汽水等,這兩家企業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都成立于解放前的1936年,被百事通過收購方式滅掉的品牌不少,很多是當時中國相當知名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