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馬談(約公元前165-公元前110年),西漢時期著名史學家,漢武帝時擔任太史令,司馬遷之父,他提倡的“好家訓”包括:要有禮貌,家中有客人到來時要熱情地問好,表示歡迎,提倡舉賢任能,疏遠小人,尊崇孝悌,誅滅五惡,志存高遠,他還推薦了關于修身養性的家風家訓:做事要勤奮,做人要忠誠。
2、成語“成家子,烘如寶,敗家子,錢如草”出自民間諺語,強調成家立業的重要性,提起家風,李嘉誠(香港著名企業家)用“嚴謹”二字概括,他認為,治家者最忌奢侈,房氏后裔起名時,班輩按一字居中,一字居后,不得紊亂,他還提到,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
3、名人家規家訓家風強調兒孫自有兒孫福,莫把兒孫作牛馬,有書能讀需多讀,莫誤兒孫好前途,耕種要勤,言語要真,買賣要公,做人要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艱苦創業增財富,勤儉持家福萬年。
名人家規家訓家風精選55句:樂莫大于無憂,富莫大于知足,瓜田李下,各別嫌疑,不愛小財,不占便宜,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對父母的恩情,即使有心報也是很難做到的。
名人家規家訓家風兒孫自有兒孫福,莫把兒孫作牛馬,有書能讀需多讀,莫誤兒孫好前途,耕種要勤,言語要真,買賣要公,做人要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艱苦創業增財富,勤儉持家福萬年。
百年容易過,青春不再來,巧辯者與道多悖,拙訥者涉者必疏,寧疏于世,勿悖于道,年始九歲,便丁荼蓼,家涂離散,百口索然,一點笑容最可愛,家里立時見光明,家和萬事興,齊力共斷金,摘自《錢氏家訓》。
陸游家訓:“仕宦不可常,不仕則農,無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為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意思是,當官不如務農,一輩子不做官也不要緊,自己耕種,衣食無憂,這樣的生活是非常好的,人生沒有什么遺憾;曾國藩家訓:“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顏氏家訓》是南北朝時期顏之推創作的家訓,年年歲歲時日飛馳,意志也隨光陰一日日逝去,于是漸漸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會,可悲地守著貧寒的居舍,那時(后悔)哪來得及!好家風:家庭和睦,尊老愛幼。
陸游在家訓中言道:“仕途多舛,不仕則農,此命也,無怨無悔,唯不可為生計所迫,淪為市井之人,警惕,警惕。”他告訴我們,即便不做官,只要耕讀有序,生活自足,人生便無遺憾,曾國藩提倡:“家道勤勞,人自康健;勤以修身,儉以養德,方能免于貧賤之苦。
陸游家訓:南宋詩人陸游在一生中留下了26條家訓,傳給后人,他告誡后代:“仕宦不可常,不仕則農,無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為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不當官,也可以務農為生,沒有什么可遺憾的,只要自食其力,生活就會充實。
陸游家訓:南宋詩人陸游,一生寫下26條家訓傳給后人,告誡后代:“仕宦不可常,不仕則農,無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為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意思是說,當官不如務農,一輩子不做官也不要緊,自己耕種,衣食無憂,這樣的生活是非常好的,人生沒有什么遺憾。
顏氏家訓是一部有著豐富文化內蘊的作品,不失為中國古代優秀文化的一種,它不僅在家庭倫理、道德修養方面對今天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朱子家訓以儒家“修身”、“齊家”的核心思想為宗旨,廣采儒家的為人處世經驗、方法編撰而成,可說是一部詳盡的“治家”規范書,霍渭厓家訓全書分為三篇。
顏之推論兄弟:同氣連枝,幼時相攜,食同案,衣傳服,學連業,游同方,即使有悖亂之人,亦不能不相愛,至壯年,各自成家,雖有厚情,亦難免疏離,范仲淹家訓:孝當竭力,忠表丹心;兄弟互助,慈悲無邊,勤讀詩書,尊師如親;禮義不疏,謙遜敬鄰,敬老愛幼,恤孤憐貧;謙恭守節,戒驕戒傲。
孟子:養身莫善于寡欲,劉備: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德惟賢,能服于人,李世民:奉先思孝,處下思恭;傾己勤勞,以行德義,顏之推:兄弟者,分形連氣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親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則同案,衣則傳服,學則連業,游則共方,雖有悖亂之人,不能不相愛也。
[宋] 魏野 《寄贈三門漕運卞寺丞二首》:一門忠孝是家風 釋義:全家上下的忠與孝是家風流傳下來的,[宋] 毛滂 《春詞》:忠厚家風傳八葉 釋義:忠厚家風傳八代 [宋] 張道洽 《梅花七律》:清白家風不染塵 釋義:好的家風是不會染上塵埃的。
[宋] 魏野 《寄贈三門漕運卞寺丞二首》:一門忠孝是家風 釋義:全家上下的忠與孝是家風流傳下來的。 [宋] 毛滂 《春詞》:忠厚家風傳八葉 釋義:忠厚家風傳八代 [宋] 張道洽 《梅花七律》:清白家風不染塵 釋義:好的家風是不會染上塵埃的。
關于家風的詩句 [宋] 魏野 《寄贈三門漕運卞寺丞二首》:一門忠孝是家風 釋義:全家上下的忠與孝是家風流傳下來的。 [宋] 毛滂 《春詞》:忠厚家風傳八葉 釋義:忠厚家風傳八代 [宋] 張道洽 《梅花七律》:清白家風不染塵 釋義:好的家風是不會染上塵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