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擒和拿是兩種方法,反手為擒,正手為拿。兩種手法一起運用威力更大。因此,在用法上大多是擒拿并用,擒拿手法中有分為大擒拿和小擒拿。
2、定義不同 擒拿:擒拿屬于中國武術技法之一,源于技擊。
3、使對方沒有還擊的余地,在近距離技擊中使用擒拿術以巧勁制服對方,武術界稱它為擒拿。擒拿術是項技擊性很強,而又很復雜的技擊法。以巧拔領動達(四兩拔千斤)的效用。
4、擒拿術的詞語解釋是:擒拿術根據中國武術、摔跤、拳擊等技術的有關動作,利用人體關節的活動規律和要害部位的生理、機能和弱點,以及人體重心的轉移和運動力學原理等,綜合研究而成的一種通過擒拿格斗制服對方的專門技術與技能。
太極拳的發勁藝術,其特點在于聽化引拿,沾黏不離,隨化隨發。
在學練中,要走近路,最好的方法是聽老師的勁,練胯聽老師的胯,練腰聽老師的腰,當然,不是聽幾次勁就可以明白的。從腳到頂,從下到上,從上往下,前后左右,幾乎是一寸一寸的聽勁,感覺老師身上的陰陽變化。
聽勁要有定量概念,掌握對方勁力的虛實變化,最重要的關鍵是著力點,必須把注意力集中在著力點上,務求精確獲取此處勁力瞬間的大小和方向。聽勁能夠盡量增長對方的勁力作用過程,盡量增加自己的勁力的敏感程度。
聽勁的運動規律一定要把握好以下五個要素,一是相互之間的觸摸點(著力點),二是勁的大小。三是勁的剛柔變化。四是勁路的虛實轉化。五是勁的運動方向和路線。在雙人推手中,我們利用沾、粘、連、隨的“四要點”。
太極推手實戰技擊的目的就是在保持自身平衡的前提下破壞對方的平衡,是在雙方不停的運動中尋找新的“平衡”,而調節身體平衡的感受器就位于“位聽器”——耳中,所以,太極拳中的“聽勁”的確需要用“耳” “聽”。
首先我們一定要練習怎么松下來,先把柔架子練好,比如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松和靜就是練習太極拳聽勁的關鍵,也是讓自己反映敏捷的基礎心法。我們需要在打拳的過程中不斷的找力,天長日久就可以感受到自身功夫的進展情況。
1、筆者擬就十種反擒拿技法分列如下:腕部解脫與反拿 此節應著重抓腕反纏和反抓扛肘兩項訓練。
2、一是,采用掙脫方式,從抓住你的人手的拇指和食指結合處掙開,這是她鎖緊你的腕關節的最薄弱的位置,掙脫的方式應根據對手抓我的方式,只要找好出口了,那你就用力吧。最好是寸力,瞬間掙脫是最佳的方式。
3、①如果你是壞人,最好乖乖就擒,如反抗或逃脫可能會罪加一等,且早晚會再次被擒。②如果你是好人,最好學學反擒拿的招式,各種武術類書籍里有,但都需要功法和手法配合練習,不練武的人還是借鑒女子防身術吧,簡單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