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古稱曹州,位于中原腹地,是山東地方戲曲的重要發源地,這里孕育了八大獨具特色的劇種,分別是山東梆子、大平調、棗梆、柳子戲、大弦子戲、兩夾弦、四平調、豫劇,這些劇種各具特色,匯聚了豐富的文化底蘊,使得菏澤被譽為“戲曲之鄉”。
菏澤戲曲活動源遠流長,劇種繁多,劇團眾多,名演員輩出,在中國戲曲聲腔劇種博覽會和展覽館中,菏澤戲曲的繁榮程度堪稱中原之冠,境內流行的劇種曲目豐富,除八大劇種外,還有曲劇、京劇、河北梆子、評劇等,共計十多個。
棗梆、大平調、兩夾弦是菏澤獨有的劇種,菏澤市棗梆劇團是全國唯一的一個,被譽為“天下第一團”。
菏澤市地方戲曲傳承研究院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山東地方戲曲的保護與傳承,該研究院設有山東梆子、棗梆和大弦子戲三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劇種的傳承中心,在職在編職工112人,聘請46名青年演員,其中37人擁有高級職稱,專業素質過硬。
明末清初,菏澤地區的戲曲藝術活動逐漸興盛,成為中國傳統戲曲四大聲腔——東柳、西梆、南昆和北弋的交匯地,這些戲曲種類在此相互影響、交融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曹州梆子的誕生尤為引人注目,它是山陜梆子流經山東后,與當地方言和其它劇種文化相互融合的產物。
山東梆子是山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菏澤、濟寧、泰安等地,它又名“高調梆子”,簡稱“高調”或“高梆”,因古稱“曹州”而又名“曹州梆子”,山東梆子的唱腔音樂屬于板腔體,包括慢板、二八板、流水板、尖板、飛板、滾白等板式,以及如“拜堂”、“公堂”等大唱詞。越調電視藝術片《諸葛亮》共有七部,分別是《臥龍出山》、《舌戰群儒》、《華容放曹》、《臥龍奔喪》、《七擒孟獲》、《收姜維》和《失空斬》,這七部戲從諸葛亮的青年時代一直演到了老年,由著名越調藝術大師、被稱為“活諸葛”的申鳳梅主演。
周恩來總理看了她的《收姜維》后稱她為河南的“活諸葛”,還風趣地說“河南的諸葛亮會做政治思想工作”,申鳳梅曾親自籌資30萬拍攝了七部十三集越調電視系列藝術片《諸葛亮》,為后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資料。
申鳳梅在《諸葛亮吊孝》中所飾演的諸葛亮榮獲省首屆青年演員大賽一等獎,同年在晉京演出《明鏡記》中飾演李世民,得到首都觀眾的好評。
申鳳梅的代表作《李天保娶親》和《雙靈牌》在1999年由中央電視臺精品庫進行了錄音錄像。
1956年,申鳳梅轉入項城縣越調劇團,1958年,在河南省首屆戲曲會演,申鳳梅與張秀卿合演《哭殿》,在劇中扮演長孫皇后;并在《收姜維》一劇中扮演諸葛亮,榮獲演出一等獎,1958年,申鳳梅加入中國 *** ,10月在鄭州為 *** 主席演出《收姜維》。中國戲曲種類繁多,歷史悠久,是中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戲劇種類有京劇、越劇、黃梅戲、豫劇、評劇等。“東海黃公”表演屬雜技。
元明清是戲曲的成熟時期,宋元有南戲、雜劇,明清有傳奇、雜劇,元代劇作家關漢卿的戲劇作品兩部:《竇娥冤》、《拜月亭》。
《牡丹亭》、《桃花扇》、《西廂記》的作者分別是湯顯祖、孔尚任、王實甫,京劇“四大名旦”是: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
中國戲曲的表演形式多樣,包括生、旦、凈、丑四大行當;夸張性的化裝藝術--臉譜;基本固定的式樣和規格的“行頭”(即戲曲服裝和道具);以及利用“程式”進行表演。
從先秦的俳優、漢代的“百戲”、唐代的“參軍戲”、宋代的雜劇、南宋的南戲、元代的雜劇,直到清代地方戲曲空前繁榮和京劇的形成,中國民族戲曲不斷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中國古代戲劇因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所以稱做“戲曲”,中國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明雜劇、傳奇和明清傳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戲和其他地方戲的傳統劇目在內,它是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通稱。
現代戲劇主要指的是20世紀以來從西方傳入的話劇、歌劇、舞劇等,話劇是主體,外國戲劇一般專指話劇。
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后人所說的“南戲”、“戲文”、“永嘉雜劇”。
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大平調名家名段有如下:吳昌順:《后朱砂》、《寶蓮燈》、《四進士》等,陸長勝:《觀畫》、《跑城》、《壽堂唱曲》、《血淚蕩》、《勸親家》等,筱玲瓏:《龍鳳鎖》、《八美圖》等,林芳錦:《玉麒麟認罪》、《楊六郎告御狀》、《沉香救母》、《雙釘記》等。
大平調名家名段有:《山海關》、《包公碑》、《長坂坡》、《斬黃袍》、《轅門斬子》、《白玉杯》、《陰陽扇》、《五虎拜壽》、《胭脂配》、《打南陽》、《煤山恨》、《王莽篡朝》、《楊廣篡朝》、《司馬貌告狀》、《鍘美案》、《鍘梁友輝》。
薛平貴:(唱)我大哥西涼有款事,薛大嫂寒窯你可知端?王寶釧:(唱)山又高來路有遠,并無一人把信傳,薛平貴:(唱)西涼大王賊造反,俺弟兄跨馬 *** 叛。
名段:我一生與詩書做了閨中伴,與筆墨結成骨肉親,曾記得菊花賦詩奪魁首,海棠起社斗清新,怡紅院中行新令,瀟湘館內論舊文,一生心血結成字,如今是記憶未死墨跡猶新,這詩稿不想玉堂金馬登高第,只望它高山流水遇知音,如今是知音已絕詩稿怎存?把斷腸文章付火焚。
為挽救這一珍稀劇種,有關部門采取了緊急措施,對大平調進行搶救性錄制,這在保護地方戲曲藝術方面意義重大,大平調作為全國少數劇種之一,源于明代,已有500多年歷史,浚縣等地近期組織了對名家名段如《鍘美案》、《三娘教子》、《盤坡》的錄制活動,以期延續其生命力。
丑)、石金鳳(旦)、孫玉玲(旦)、晁美華(旦)、郭紅(小生)代表性演員大概就這些,馮文起,紅臉,大登殿》扮演薛平貴,陳保華,紅臉,王莽篡朝》扮演徐世英,閆忠仁,紅臉,對金抓》扮演諸葛亮,楊俊生,黑臉,鍘美案》扮演包公,陳秋榮,黑臉,鍘郭槐》扮演包公。1、該首歌原唱是申鳳梅。《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是申鳳梅的音樂作品,收錄在《越調表演藝術家申鳳梅唱腔選》專輯中,這首歌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河南地方劇種越調的歌曲,曾經被央視和河南電視臺等多個電視臺錄制成節目,并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和贊譽。
2、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這句歌詞出自豫劇《七品芝麻官》中的一段唱詞,由豫劇表演藝術家牛得草所飾演的主角唐成所唱,這段唱詞出現唐成被嚴氏父子誣陷之后,慷慨陳詞,歷數嚴氏父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