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池的解釋購買水族,畜養于池,禁止捕殺,其池稱“放生池”。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太平 公主 於京西市掘池,贖水族之生者置其中,謂之放生池。” 宋 趙彥衛 《云麓漫鈔》卷三:“ 梁武帝 崇奉釋氏,置放生池,謂之長命洲。
《大智度論》云:諸余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因此放生池是許多佛寺中都有的一個設施,一般為人工開鑿的池塘,為體現佛教“慈悲為懷,體念眾生”的心懷,讓信徒將各種水生動物如魚、龜等放養在這里。信徒放一次生就積一次德,象征了“吉祥云集,萬德莊嚴”的意義。
放生池就是讓一些讓挽救水類眾生性命的有個去處,至少它們放生到寺廟不用擔心被人撈出來刀割油煎。且放生時會有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惡鬼,皈依僧不墮旁生。皈依佛盡,皈依法盡,皈依僧盡。
把石頭丟進放生池是一種佛教傳統的儀式,有著特殊的含義。 據信,放生池是佛家修行的一個重要場所,可以減輕罪業、增長福報。把石頭丟進放生池,象征著放下內心的執念和煩惱,達到心靈的凈化和解脫。
1、紅螺池,也稱荷花池、放生池,池中有兩位仙女的石雕。御竹林,紅螺三絕景之一,山門前的竹林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在竹林西北角還有觀竹亭,清康熙帝就曾在原亭內設御座賞竹。觀音路,全長900米,“觀音路”沿路兩側安奉了33尊漢白玉觀音身像,表示觀音33種應身。
2、紅螺寺有什么好玩的?紅螺寺好玩的有:御竹林、天王殿、紅螺山。紅螺山紅螺寺景區位于北京市懷柔區城北4公里,距北京市區55公里,景區總面積800公頃,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御竹林遺跡之一為“御竹林”,進入山門就能看見,郁郁蔥蔥、生機盎然。此竹為元代云山禪師所植。
3、紫藤寄松也是一個非常有年代感、歷史感的景觀了。這里有著兩棵碗口粗的藤蘿,盤滿了整棵松樹的枝頭,形成了一把天然的巨傘,遮蔭面積大概有300平米。真的是很難得一見的奇景了,也怪不得被稱為“紅螺三絕景”之一呢。
放生池:放生池不僅是一個觀賞魚兒游弋的好地方,也是了解佛教文化中“放生”習俗的窗口。池水清澈,環境幽靜,是游客休息放松的好去處。石窟藝術:在玉佛苑的一些隱蔽角落,可以看到一些石窟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展示了古代雕刻藝術的精湛技藝,對于喜歡歷史的游客來說,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參觀點。
玉佛寺,依玉山而立,北臨放生池。始建于隋朝中后期,為皇家寺院。后于北宋末年由地方富商出資擴建修繕。晚清毀于戰亂。現有建筑是在原址上重新復建的一座仿宋殿宇建筑。布局嚴謹,結構和諧,氣勢宏偉。寺內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玉佛樓(方丈室)。
周邊設施豐富,包括舍利塔、羅漢堂、九龍壁、放生池以及鐘鼓樓等,共同營造出明清風格的古樸與雄偉。寺內的佛像數量眾多,共計300余尊,其中最大的臥佛身長5米,重達18噸,是中國玉佛寺中數量最多、個體最大的玉質佛像群,展示了其獨特地位。
寺內主體建筑均為明清風格,古樸典雅,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臥佛殿等。大雄寶殿為該寺主要景觀,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殿門正中懸掛著趙樸初先生親筆書的“大雄寶殿”牌匾。 寺內配套建筑有舍利塔、羅漢堂、九龍壁、放生池、鐘鼓樓等錯落有致。
寺院1994重建。重建后的大乘玉佛寺,規模宏大,樓堂殿閣雄偉壯觀。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親筆為大乘玉佛寺題詞。寺內主體建筑為天王殿(山門)、大雄寶殿、觀音殿、臥佛殿、藏經樓。配套建筑有舍利塔、羅漢堂、九龍壁、放生池、鐘鼓樓、佛學館、禪院、念佛堂等,均為明清風格,古樸典雅,錯落有致。
千佛洞。老爺山摩崖石刻。風月關。峰峰礦區是隸屬河北省邯鄲市的一個市轄區,是邯鄲市的城區之一,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地帶,區域范圍北緯36°20—36°34,東經114°3—114°16。
避免被放生的動物被再次捕捉。給它們一個安全的環境。二。方便慈善人士放生,培植大眾的慈悲心。三。建造一片祥和之地,讓人類與動物有一片和諧相處的場所。
放生池就是讓一些讓挽救水類眾生性命的有個去處,至少它們放生到寺廟不用擔心被人撈出來刀割油煎。且放生時會有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惡鬼,皈依僧不墮旁生。皈依佛盡,皈依法盡,皈依僧盡。
把石頭丟進放生池是一種佛教傳統的儀式,有著特殊的含義。 據信,放生池是佛家修行的一個重要場所,可以減輕罪業、增長福報。把石頭丟進放生池,象征著放下內心的執念和煩惱,達到心靈的凈化和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