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留抵稅額的處理 當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時,企業應將未抵扣的進項稅額留待下期抵扣。此時,無需進行特別的會計處理,只需在會計報表中注明留抵稅額的金額。
2、倒賬留抵時,借款:應繳稅款-增值稅留抵稅額,貸款:應繳稅款-需繳納的增值稅(進項稅轉出);通過貨物和勞務公司銷項稅的份額計算,允許抵稅,借款:應納稅-應納稅增值稅(進項稅),貸款:應納稅-增值稅保留抵稅。以上是增值稅留抵稅額會計處理的相關內容。
3、留抵增值稅的會計分錄做法如下:收到進項:借: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開出增值稅發票:貸: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銷項-進項=本月應該交稅金。如果,月末《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科目余額是正數(余額在貸方)則: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提交留抵退稅申請時:借:應交稅費一增值稅留抵稅項,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收到退稅款時:借:銀行存款,貸:應交稅費一增值稅留抵稅額。
留抵退稅做賬務處理如下:計算應收留抵退稅額時候的賬務處理是,借:應收留抵稅額退稅款,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收到留抵稅額退稅時候的賬務處理是,借:銀行存款,貸:應收留抵稅額退稅款。
企業在收到退稅款時,會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科目。若賬務上已經結轉到“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則分錄為:借:“銀行存款”,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沖銷原來繳納的分錄差額部分。
進項稅額留抵:借: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若賬務上已經結轉到“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借: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留抵退稅是指將增值稅期末未抵扣完的稅額退還給納稅人的情況。
在財政部沒有明確規定之前,個人建議賬務處理如下,在申請時暫不做賬務處理,申請獲得稅務機關增值稅留抵退稅正在文書后,賬務處理如下,借,其他應收款,增值稅留抵退稅。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收到稅務機關退還的增值稅留抵稅額時,借,銀行存款。貸,其他應收款,增值稅留抵退稅。
為了從財務上反映該項經濟業務,從計算申報到實際收到退稅款,需要增設“應收留抵稅額退稅款”科目和“留抵稅額退稅”科目。計算留抵稅額時,借記“應收留抵稅額退稅款”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科目。收到實際退稅后,借記“銀行存款”,貸記“留抵稅額退稅”。
處理方法出口退稅,對確因出口比重過大,在規定期限內不足抵減的,不足部分可按有關規定給予退稅,企業在實際收到退稅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科目。
正面回答增值稅留抵退稅會計分錄做表把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的賬務處理,進項稅額留抵在賬務上體現為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的借方余額,分錄為,借,銀行存款。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若賬務上已經結轉到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分錄為,借,銀行存款。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正面回答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的賬務處理較為簡單,進項稅額留抵在賬務上體現為: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的借方余額,收到退稅款對應留抵減少,對應科目進項稅額減少。分錄如下:借:銀行存款;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若賬務上已經結轉到: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
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賬務處理:借:銀行存款,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若賬務上已經結轉到“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則分錄為,借:銀行存款,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自2019年4月1日起,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制度。
留抵增值稅的會計分錄做法如下:收到進項:借: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開出增值稅發票:貸: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銷項-進項=本月應該交稅金。如果,月末《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科目余額是正數(余額在貸方)則: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正面回答增值稅留抵退稅會計分錄做表把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的賬務處理,進項稅額留抵在賬務上體現為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的借方余額,分錄為,借,銀行存款。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若賬務上已經結轉到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分錄為,借,銀行存款。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第一步納稅人在稅務機關準予留抵退稅時,按稅務機關核準允許退還的留抵稅額做如下會計分錄 第二步在實際收到留抵退稅款項時,按收到留抵退稅款項的金額做如下會計分錄即可。
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的賬務處理較為簡單,進項稅額留抵在賬務上體現為“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的借方余額,收到退稅款對應留抵減少,對應科目進項稅額減少,分錄如下:借:銀行存款,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進項留抵稅額的分錄處理 進項稅額的確認與記賬 企業在購進商品或接受勞務時,應根據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或其他合法憑證,確認進項稅額。該稅額應記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的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