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小學數學概念中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學生雖然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學過長度單位、貨幣單位之間的進率,但理解小數的含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同時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小數方面出現的很多問題都是屬于小數的概念不清。
2、《小數的初步認識》優秀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說課內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七冊P117-118例1和例2及“做一做題目,練習二十八的第1-3題。 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熟練地掌握了億以內的四則運算、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
3、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本課內容包括認識一兩位小數和它的讀、寫法。認識一位小數是小數的初步認識中最基礎的知識,它的學習,不僅為學生準確清晰地理解小數的含義,也為今后系統地學習小數的知識打下初步基礎。
4、小數的意義說課稿1 說教材分析及構思 本節知識,是在“圓、角、分及分數的”的基礎上進行的,包括了生活中的小數。小數的意義把小數的認識范圍擴大,使學生明白不僅是元、角、分以元為單位可以用小數表示,生活中還有很多事物的數量都可以用小數表示。
收集生活中萬以內的數有:時間:一天有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一年有365天(平年),有8760小時,525600分鐘,31536000秒。赤道周長:赤道周長其半徑為6372km,周長為400702千米。地球表面積:地球表面積1億平方千米,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總體上呈藍色。
生活中的小數有如下:超市里買的東西是12元,可以表示8元1角2分。尺子上的刻度是35米,可以表示1米3分米5厘米。上班在路上花半個鐘頭,可以表示為0.5小時。買菜花了10塊8毛,可以表示為8元。發燒時的溫度是35攝氏度。
了解小數的產生,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小數。 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會正確比較小數的大小。 理解和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會對一個數進行不同單位的改寫。 掌握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會按要求正確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教學建議: 重視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教學。
師:通過鋼材的研究,小朋友們對價格的小數記法已經很清楚了,那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也用到小數呢? (學生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在哪里見過小數,老師加以肯定) 師:莊老師也收集了一些動物界的小數信息,一起來讀一讀吧。
1、反思四年級《小數的意義和性質》課堂教學,發現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師生互動缺乏熱情,數學語言表達存在不完整、不準確和缺乏條理性等問題。在運用單位名稱進率及舊知識環節,情緒過于激動,對學生表達產生了負面影響,導致學生更不敢表達。
2、本單元是在掌握了整數的概念和計數 方法 后,以及初步認識了分數與一位小數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是系統教學小數知識的開始,結合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比較小數的大小、小數與單位換算、求小數的近似數等內容。
3、小數的意義二教學反思如下:本節課教學內容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中的第一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