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 familiar to和be familiar with這兩個短語雖然都表示熟悉的意思,但它們在用法和含義上有明顯的區(qū)別。
它們的具體含義不同。be familiar to的意思是眾所周知的、人人知道的,表示一種被動關系,即事物或信息為某人所熟知。而be familiar with的意思是精通、熟悉,表示一種主動關系,即某人主動了解、熟悉某事物。
它們的用法也不同。be familiar to后接的是sb,即強調人,強調的是這個人對某些事物或信息的熟悉程度;而be familiar with后接的是sth,即強調人所熟悉的事物或信息。
讓我們通過例句來更好地理解這兩個短語的使用:
“現(xiàn)在您應該對這個查詢的大部分有所熟悉,所以我們只需關注其條件邏輯。”這樣使用be familiar to來表達更為恰當。
而如果你想表達“任何人想要粉刷18世紀的房間,都需要熟悉房間內色彩的布局”,那么使用be familiar with更為準確。
familiar這個詞的發(fā)音為[f?m?li?r],它的中文釋義為熟悉的、常見的等。在日常使用中,我們可以說“他談起其他文化就像它們對他來說比他自己的文化還熟悉”,這里的familiar就是用來形容他對其他文化的熟悉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be familiar with與be familiar to的區(qū)別并不在于主動與被動的關系。be familiar with sth的意思是對某東西有知識(熟悉某東西),而sth/sb is familiar to A的意思是A對某事/某人有知識。把第二句譯為“被A熟悉”(即被動語態(tài))是不完全正確的。
在實際使用中,需要注意第一句的賓語必須是無生命的物體(事情),即不能用于“人”。而第二句的主語可以是“人”或“事情”。兩個短語并沒有主動與被動的關系。
再來看一些例句來加深理解:“我對昨天發(fā)生的事情相當熟悉。”這句話可以用be familiar with來表達。“昨天發(fā)生的事情我很熟悉。”這句話則可以用be familiar to來表達。雖然兩句話的意思相近,但使用的短語不同,因為它們所強調的主語和賓語不同。
總結來說,be familiar to和be familiar with都是表示熟悉的含義,但在具體用法和含義上有所區(qū)別,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使用。在中文語境中,我們可以這樣表達:
對于某事物或某項內容,我們能夠說“我熟悉它/這個主題/這件事/他做的事情”,例如:“我對這個話題很熟悉。”但我們必須避免說“我熟悉他/她/我”,因為這樣的表達方式在語法上是不恰當?shù)摹?/p>
第二句話的主語可以是“人”或“事情”。這兩個短語并沒有“主動”和“被動”的關系。換句話說,它們只是表達了不同的信息表達方式。
讓我們看一下下面的例句:
對于昨天發(fā)生的事情,我可以說:“我對昨天發(fā)生的事情相當熟悉。”或者“昨天發(fā)生的事情對我來說相當熟悉。”這兩個句子的意思都相當于“我對昨天發(fā)生的事情有所了解。”這兩者的區(qū)別并不在于主動與被動,而在于 *** 作為主語與作為賓語的不同表達方式。
我是一位來自加拿大的前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