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瀾壯闊的三國時期,東吳涌現出一批杰出將領,如勇猛的呂蒙、智謀的周瑜、嚴謹的黃蓋等,他們為東吳的繁榮立下赫赫戰功。就讓我們一同回顧這些英雄人物,感受三國歷史的魅力!
在波瀾壯闊的三國時期,吳國涌現出了眾多杰出的軍事將領,他們不僅在戰場上屢建奇功,更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不朽的傳說,以下便是其中幾位令人矚目的名將。
呂蒙(178—219),字子明,出身于今安徽阜南的汝南富陂,他自幼習武,文武雙全,深受孫權賞識,呂蒙跟隨孫權南征北戰,曾任橫野中郎將,在著名的赤壁之戰中,他與周瑜并肩作戰,大破曹操,戰后,呂蒙更是刻苦鉆研兵書,學識淵博,魯肅去世后,他代領其軍,成功襲破關羽,為東吳立下赫赫戰功,呂蒙英年早逝,未能繼續在戰場上大展宏圖。
東吳作為三國鼎立的一方,擁有一批勇猛善戰的將領,以下列舉其中幾位杰出代表:
1、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周瑜出身名門,祖父周景、父親周異都官至顯赫職位,他身材魁梧,英俊瀟灑,精通音律,有“曲有誤,周郎顧”的美譽,在赤壁之戰中,周瑜與諸葛亮聯手,智破曹操大軍,為東吳贏得了寶貴的戰略空間。
2、呂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呂蒙勇猛過人,智勇雙全,深得孫權信任,他參與赤壁之戰,成功襲破關羽,為東吳立下赫赫戰功。
3、黃蓋(生卒年不詳),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人,黃蓋曾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為人嚴肅,善于訓練士卒,每次征討,其部隊皆勇猛善戰。
4、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瑯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諸葛瑾是諸葛亮之兄,諸葛恪之父,他才華橫溢,深得孫權器重,為東吳效力。
奮威將軍是三國時期東吳的一種雜號將軍,以下列舉其中六位:
1、陸抗(226年-274年),字幼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陸抗是吳國丞相陸遜次子,長沙桓王孫策外孫,他在孫權去世后,被拜為奮威將軍,繼續為東吳效力。
2、馬忠(?-249年),本名狐篤,字德信,巴西閬中(今四川閬中)人,馬忠是蜀漢將領,在三國時期,東吳也有一位名為馬忠的武將。
1、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周瑜英俊瀟灑,精通音律,有“曲有誤,周郎顧”的美譽。
2、呂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呂蒙勇猛過人,智勇雙全,深得孫權信任。
3、陸遜(183年-245年),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陸遜是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江東第二豪杰”。
4、黃蓋(生卒年不詳),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人,黃蓋曾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為人嚴肅,善于訓練士卒。
5、程普(?-210年),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程普是東吳名將,歷孫堅、孫策、孫權三主,功勛卓著。
6、甘寧(?-220年),字興霸,巴郡臨江人,甘寧是東吳名將,勇猛善戰,深得孫權賞識。
吳國作為三國時期的一方霸主,擁有一批勇猛善戰的將領,以下列舉其中幾位:
1、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周瑜英俊瀟灑,精通音律,有“曲有誤,周郎顧”的美譽。
2、黃蓋(生卒年不詳),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人,黃蓋曾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為人嚴肅,善于訓練士卒。
3、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臨淮東城人,魯肅是三國吳國名將,曾協助周瑜大破曹操。
4、呂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呂蒙勇猛過人,智勇雙全,深得孫權信任。
5、程普(?-210年),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程普是東吳名將,歷孫堅、孫策、孫權三主,功勛卓著。
6、甘寧(?-220年),字興霸,巴郡臨江人,甘寧是東吳名將,勇猛善戰,深得孫權賞識。
東吳作為三國時期的一方霸主,涌現出了許多杰出的將領,以下列舉其中幾位:
1、呂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呂蒙勇猛過人,智勇雙全,深得孫權信任。
2、黃蓋(生卒年不詳),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人,黃蓋曾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為人嚴肅,善于訓練士卒。
3、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周瑜英俊瀟灑,精通音律,有“曲有誤,周郎顧”的美譽。
4、程普(?-210年),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程普是東吳名將,歷孫堅、孫策、孫權三主,功勛卓著。
5、甘寧(?-220年),字興霸,巴郡臨江人,甘寧是東吳名將,勇猛善戰,深得孫權賞識。
6、陸遜(183年-245年),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陸遜是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江東第二豪杰”。